收據寫「魚肉」 顧客無從追究<br>奸商陰招賣假鱷魚肉

收據寫「魚肉」 顧客無從追究
奸商陰招賣假鱷魚肉

【本報訊】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發現,市面出售的鱷魚肉乾有九成是假貨。為促銷假鱷肉,店舖奇招盡出,例如將真假鱷肉一併陳列,誤導顧客,又有店舖在收據只寫上「魚肉」,令受騙顧客無從追究。研究人員認為政府疏於執法,令偽品充斥市面,建議當局加強規管。

灣鱷貝貝鑑定有功

中大生物系教授畢培曦表示,研究人員早前在上環六間海味批發商,以及位於上水、粉嶺、大埔、天水圍及黃大仙的海味店或藥材舖,購得11個鱷魚肉乾樣本,透過DNA序列特異擴增區技術,並利用嘉道理農場提供的小灣鱷「貝貝」和五爪金龍等大蜥蜴的血液,作進一步分析,鑑定肉乾是屬於鱷魚、蜥蜴抑或蛇。經檢測後發現只有一個是真品,來自上環一間批發商,其餘都是蜥蜴肉;另有一個從漁農自然護理署獲得的樣本則屬蛇肉。
研究人員購買樣本時,發現有店舖將「鱷魚肉」和「漁護署批准入口鱷魚肉」一併陳列,令顧客誤以為兩者均為真品,前者價錢較平屬假貨,貪平的市民隨即中招;又有店舖在收據寫上「魚肉」,市民受騙後追究無從。畢培曦期望消費者委員會、警方及海關介入事件,長遠應設立標籤制度,以便追蹤源頭。
「我哋有鱷魚肉賣呀,入嚟慢慢揀啦!」記者昨日到俗稱「海味街」的上環德輔道西一帶了解,發現多間海味店都聲稱有鱷魚肉出售,但當記者要求店員出示漁護署發出的准許證時,店員即時由「笑笑口」變成「面黑黑」,連聲說:「冇、冇、冇,我哋冇鱷魚肉賣,魚肉就有,你走啦!」

假貨拖累真貨銷情

假鱷肉充斥市面,在行內已是公開秘密,在海味街屹立二十多年的安興海產,是少數領有漁護署准許證出售鱷魚肉的海味店,老闆陳煥章形容假貨拖累真貨價格下跌,「有人食咗假貨,仲以為鱷魚肉冇料到,搞到少咗人買,我哋惟有減價。」
現時市面的真鱷肉由每斤300至600元不等,為了讓客人分辨真假,陳煥章特意弄來一塊假鱷肉,他說:「客人一比較肉質同味道就知邊啲係真嘢。」但問及那塊假鱷肉究竟來自哪種生物,任職買手四十多年的陳伯也苦着臉說:「真係考起我,我估係大門鱔啩。」

小灣鱷「貝貝」的DNA樣本有助鑑定鱷魚肉真偽。 嘉道理農場提供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