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影藝戲院和台灣的《民生報》都在十一月三十日告別。戲院關上大閘,報章在回顧廿八年風雨後停刊──十二月一日,它們就不存在了。
《民生報》曾是台灣娛樂大報,從前銷量極高。我每到台北,天天捧一大叠報刊來啃,必定包括它。除娛樂新聞外,衣食住行體育文化內容豐富,亁淨、厚道,但變化不大。敵不過日新月異的外在環境大氣候,成為台灣近年第六份停刊的報章。
台報遙遠,且事出突然毫無預警。香港的戲院結業,早有所聞心裏有數。在此看過動人的《情書》、抵死的《搶錢家族》,還有好些優秀的冷門電影,但本城容不下它──基本上,看電影的人一天比一天少。
急景凋年歲晚收爐的事件是必然的。天星碼頭、戲院、報刊、商店、食肆……常光顧的花店和書報攤也做不住了,正操心到哪買蘭花?誰會體貼地在我出trip時代留雜誌?這些「不方便」,不久已解決了。大家忙與忘,漸漸適應一切告別和失去,直至某日你我。人走茶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