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魚最快今日恢復輸港

淡水魚最快今日恢復輸港

【本報訊】廣東省淡水海產停止輸港三天後,最快今日起陸續恢復供港。廣東順德區農業局昨表示,今日三間註冊供港魚場將恢復向本港輸出淡水魚。本港淡水魚業界歡迎有關決定,但相信市民仍未恢復食魚信心,故初期只有約四萬斤家魚供港,只佔正常供應量三分之一。鑑於近日淡水魚含禁藥等問題頻生,港府明年1月會提交修改法例建議,當發生重大食物安全問題時,可下達行政指令,要求批發及零售商停售有關食品。

魚販:不會大量入貨

中新社昨日報道稱,由昨日起廣東順德全面恢復對本港進口淡水海產,其中三間註冊供港魚場今日也對港恢復供應。順德區農業局表示,本周初委託省內國家級實驗室,抽檢九類共15個淡水魚樣本,包括桂花魚、邊魚及鯇魚等,但不知是否來自供港註冊魚場,結果顯示所有樣本不含孔雀石綠。另外,深圳衞生當局抽驗的三個多寶魚樣本,全部含孔雀石綠,其中一個超標25倍。
港九新界海外魚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表示,直至昨晚仍未接獲廣東省淡水魚恢復供港消息,相信就算恢復進口,最多只有四萬斤家魚,並沒雜魚,是平時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旺角花園街街市淡水魚販表示,但亦不會大量入貨。有市民表示,即使恢復淡水魚入口,也暫不會購買。

擬修例禁售問題食品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昨在立法會上表示,現時法例只賦予政府權力,在懷疑食物不適宜供人食用時,可將食物檢走,但無權禁止出售。該局建議修改法例,應付非常嚴重或影響重大的事故,可發出行政命令,要求批發及零售商停售問題食物,但暫時未決定具體細節。
許漢文回應謂,不贊成政府立法,因鮮活海產難以知道在哪個步驟出事,要停售所有出事海產並不公平。
政府又建議,立法要求日後入口蛋商要註冊及登記,未經登記而輸入黑市蛋屬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