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期中國接連揭發多宗含致癌物食品的事件,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令即將舉行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食品安全問題響起警鐘。對於屆時內地供應的奧運食品中可能含蛋白類固醇,容易陷運動員於不義,誤以為其服用興奮劑,國家興奮劑檢測中心教授楊樹民表示,中國政府對此問題十分重視,為保障奧運期間的食物安全,將從源頭杜絕因食物引發的興奮劑誤服現象。
中國的食物安全問題一直遭外界詬病,近期又揭發紅心蛋含蘇丹紅、多個淡水魚樣本含孔雀石綠等致癌物,外界擔憂,由於中國的農民和漁民在家禽、家畜和魚類等動物的飼養過程中,普遍使用含有生長激素的蛋白類固醇,運動員可能會因為食用這些食物而造成興奮劑誤服,而未能通過藥檢。
白老鼠試食 運輸車裝GPS
楊樹民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稱,奧運是國際盛事,能否成功關乎主辦國的顏面,因此,中國政府對奧運期間的食品安全問題極為重視。他說,食品安全問題不僅關乎前來參加比賽的一萬個運動員,它亦關係到整個國民的生活。
近年,因食物而引起的興奮劑誤服問題在體育界屢次出現,中國至今仍未能統計因食物而造成的興奮劑誤服在整個興奮劑問題中的比例,但為保障食物安全,除將嚴格控制食物的供應源頭外,有關食物亦將由白老鼠進行試食,並對食品運輸車安裝全球囗星定位系統(GPS),以及對奧運廚房進行24小時守囗等。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