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學者否決校改保自治

牛津學者否決校改保自治

英國牛津大學富爭議的校政改革計劃,前晚(周二晚)出人意料地被牛津學者否決,他們認為900年的自治傳統不能變,拒絕將話事權交給外來的商界領袖。

恐財政掛帥變「學術工廠」

牛津校長胡德(JohnHood)提出的改革計劃,建議將現有26人中有4名校外成員的管理委員會,由15人理事會取替,校內和校外人士各佔7人,主席由校監、前港督彭定康(ChrisPatten)出任,專管財政和整體運作,學術事宜則由另一個由校內人士組成的新設理事會管理。
胡德指新架構可提高牛津管治的問責性和透明度,反對的學者則擔心財政考慮最終會壓倒學術,像結束一對一的導修堂和迫他們多收富有的海外生,將牛津變成「學術工廠」。牛津大學議會前晚辯論三小時後,以730票對456票否決計劃。
計劃修正案本月初在大學議會通過,一度令人以為會順利過關,這次表決遭挫,令胡德可能受下台壓力。

彭定康力挺改革派校長

來自新西蘭的胡德,有濃厚商界背景,是牛津首位外來空降的校長,上任兩年來一直推動校政改革,並得彭定康力挺。他暗示仍可將計劃交由全校3,770學者和行政人員郵遞表決,作最後決定,但反對者相信結果將一樣。
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