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理論:美元續淡金油齊升

實戰理論:美元續淡金油齊升

大市經過周二的急跌後,連續兩天回升,反彈至筆者預期之阻力區19000-19100點。在現階段,大家要弄清楚,過去兩天的回升,是跌市中的技術性反彈;還是調整已完成,市況重納升軌?覺得是前者的話,便應該趁反彈沽貨;覺得是後者的話,按理已經於過去兩天入市撈底。
不過,以筆者觀察,市場應以後者的看法居多,這亦難怪,連續個多月的升勢,令市場情緒極度樂觀,要一下子改變過來是極度困難的。
但大家又有沒有留意到,英鎊兌美元昨日已創出自1993年至今新高,並直迫兩算水平;油價重上62美元,到達了筆者早前預計之目標區62-64元;金價於640美元關口前整固,正蠢蠢欲動,破關指日可待。以上種種情況,或許大部份投資者皆不明白與港股有何關係,其實內裏是涉及到一些影響資金流向的重要啓示。

炒港股資金隨時撤離

大家應該明白,港股之所以可以大升,是因為有資金推動,而資金入市主要是建基於一些利好的因素,如人民幣升值、息口見頂……等等。市場炒息口見頂,因為自5月之後,油價及其他商品價格大幅回落,於是7-10月之經濟數據自然有通脹溫和的訊號出現。資金在此期間自然利用「息口」作為炒賣藉口,等到大家認為「減息」已是必然之時,便對大市抱有極度樂觀的看法。現在金價已升,油價及其他商品價格亦跟隨,息口會否仍然是見頂?通脹是否不用理會?
美元跌勢愈急,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愈快,此情況是否國家領導人所願意見到呢?要知道貨幣之升值或貶值,如果速度太快,皆對當地經濟情況及投資環境不利,胡、溫在政策上會否作出調控呢?另外,美元之急瀉,亦對國內之通脹帶來更大的壓力,這主要來自「入口性通脹」(ImportedInflation)。
現時投資者只着眼於一些已炒作多時的本地因素,作為看好後市之理據,忽略了資金流向可能會出現的變化,實在危險之極。在滙市、商品市場正在演變的訊號,反映出資金流向將有重大的改變。大家試想,若然息口不但不減,兼且通脹情況轉壞,資金大又舉撤離,甚麼中國因素已不足為道矣!
沈振盈
作者沈振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