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壓力未消美股早段微跌

通脹壓力未消美股早段微跌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商務部昨公布,10份個人開支反彈0.2%,較預期的0.1%為高,9月修訂數字為下跌0.2%;個人收入上升0.4%,稍低於預期。核心個人消費開支物價(corePCE)年率升2.4%,這個聯儲局非常重視的通脹數據,仍高於當局可接受水平。上周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意外地增加3.4萬至35.7萬,市場預期為降至31.5萬人。數據公布後,道指變動不大,截至昨晚11時30分,報12189點,跌37點;納指報2421點,跌10點。

PCE升2.4% 高於儲局接受水平

美股一向對經濟數據高度敏感,但在過去半個月,投資者似乎只關注利好消息,對利淡數據視若無睹。雖然近月美國樓市放緩的陰霾揮之不去,但周三公布的新屋銷售未符預期,市場卻未見強烈反應;反而同日公布GDP向上修訂0.6個百分點,卻成功刺激股市上揚。本月17日公布的新屋動工表現遜色,但大市仍向上(見表)。
聯邦基金利率升至5.25厘後,聯儲局一直按兵不動,但目前通脹仍偏高,因此,包括主席伯南克在內的聯儲局官員,不斷提醒投資者通脹風險仍未消除。

工資增長由7.7% 調低至0.7%

伯南克日前表示會特別留意勞工成本,因為擔心企業會將漲升的薪酬成本轉嫁消費者,令通脹添壓。
美國商務部公布企業上季盈利增長,按年計達31%,期內企業盈利年率為1.66萬億美元,相等國內生產總值12.4%,是接近56年來最高。同時大幅向下修訂第二季工資增長,由原先的7.7%調低至0.7%。工資上漲幅度少於原先估計,除減少商界憂慮工資上升會拖累盈利外,伯南克的擔心亦可望紓緩。
不過,花旗環球市場董事總經理維埃丁解釋,通脹不是成本增加這麼簡單,關乎需求問題,當需求放緩,企業自然要減價。
聯儲局在褐皮書地區經濟報告中指出,10月底至11月中,美國大部份地區經濟增長持續溫和,報告又指個別分區勞工市場緊張,工資則保持溫和增長,另接近所有區域的房產持續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