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紅一窟 - 吳靄儀

千紅一窟 - 吳靄儀

「千紅一窟,萬艷同悲」,是對大觀園諸女的嘆惜。大觀園的女子的命運沒有哪一個是好的。愈有才情就愈苦,帶頭自是黛玉,而黛玉的影子是晴雯,一個是小姐,一個是婢女,但是貴與賤也好,一般同是「風流靈巧遭人怨」,微視俗世,結果為世俗無聲無息地扼殺。看晴雯補裘,最可憐是她的才藝、她的奮不顧身為寶玉。黛玉的詩才不但天生,也是她愛好詩詞,她看《西廂記》看得入迷,教香菱學詩隨口引用詩句,博聞強記,冰雪聰明,只懂得唯美至上,於人情世故一無所知,到死也不知道是誰所害。
苦苦追隨黛玉學做詩的香菱又是另一例子。香菱是《紅樓夢》之中一個要角,第一回已出現,是甄士隱的女兒英蓮,原是鄉宦人家的嬌女,卻被拐賣為奴,輾轉賣入薛家,做了粗鄙的薛蟠的侍妾,渾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讓薛蟠這樣的人蹂躪,其苦命可知。然而,這方面着墨無多,強調的都是寶釵、黛玉等人如何對她好。可能苦命的人若是沒有因才情而稜角鋒芒,仍可相對地生活安定。薛蟠後來娶妻夏金桂,香菱因招妒險些被謀害,但最終都有驚無險。
襲人與寶釵這一對正好說明這點。這兩女都工心計,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從來都不會率性而為,但寶釵畢竟有才學,結果雖如願嫁給寶玉,卻落得夫婿出家,而她獨守空闈。反而只知道順從逢迎的襲人,儘管作者字裏行間揄揶諷刺,到底是嫁得好丈夫,成了員外夫人。可能那麼多寓言、警幻,到底教訓十分簡單,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幸福不能與才華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