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提五措施打擊毒蛋<br>供港禽蛋須來自註冊場

質檢總局提五措施打擊毒蛋
供港禽蛋須來自註冊場

【本報訊】國家質檢總局與衞生福利及食物局討論毒蛋毒魚問題後,提出五項措施,防止內地毒蛋流入本港。明年元旦起所有供港禽蛋必須來自登記註冊養殖場,並附有衞生證明,確保不含蘇丹紅等違禁藥物。但本港蛋商批評,內地供應商收集「百家蛋」的問題沒有可能在短短一個月內解決,質疑即使實行措施,也只會形同虛設。

蛋商質疑可行性

衞福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昨在北京,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李元平、動植物檢疫監管司司長俞太尉會面。會後決定,明年起註冊的禽蛋養殖場才可出口禽蛋及其製品,並須附上衞生證明,一旦被發現含有違禁藥物及添加劑,會取消有關養殖場的出口資格。
同時,入口香港的雞蛋包裝上必須標註生產企業名稱、地址、生產日期和生產批號,以便追蹤問題蛋。質檢總局在本月16日已開始檢驗出口禽蛋是否含有蘇丹紅才批准出口。但本港每日入口逾400萬隻雞蛋,即每年約17億隻雞蛋入口,但仍有不少雞蛋從其他途徑進口,尤曾家麗強調有需要進一步監管。
業內質疑五項措施的可行性。蛋業批發商林文輝指出,由於缺乏大型禽蛋養殖場,內地雞蛋供應商主要在各省各市收集各蛋場的雞蛋,俗稱「百家蛋」;日後若要註冊養殖場才可出口,也難保證出口商不在其他蛋場收蛋,他更質疑內地無法在短短一個多月完成蛋場註冊制度,有關措施是否「講大話」。他估計,若日後由註冊場才可出口雞蛋,供應量會減少,價格也隨之上升兩、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