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選委會選舉下月10日舉行,一向為視為民主派佔優的資訊科技界,競爭相當激烈,更爆出涉嫌種票事件。有業內人士投訴稱,互聯網專業協會本年初突然與工聯會轄下「香港資訊科技網絡工程人員協會」互認會員,令工聯會屬會的會員能「變身」為互聯網專業協會會員,並即時取得資訊科技界的投票資格。立法會資訊科技界代表單仲偕形容做法如「借肚生仔」,有種票成份。 記者:莊曉陽
有資訊科技業內人士向本報投訴,會員有權在選委會投票的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InternetProfessionalAssociation),今年二月中突然與「香港資訊科技網絡工程人員協會」互相承認會員身份,令該工聯會屬會的會員能立即「變身」為互聯網專業協會會員,趕及登記成為選民,於12月選委會選舉中投票。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工聯會屬會會員指出,選委會選民登記結束前兩星期,他收到該會的信,提醒所有會員登記為互聯網專業協會,以便成為資訊科技界功能組別選民,並把選民登記表格交回該屬會,「當時睇落都覺得有啲問題。」
學炒菜種花變IT專才
上述投訴者指出,由於互聯網專業協會主席葛珮帆、副主席鄧淑明及理事譚偉豪均有參加選委會選舉,投訴人擔心工聯會一些「學炒菜、學種花」、自稱從事資訊科技業的會員,也可以借此成為資訊科技界選民,此舉等同間接種票。
今年選委會資訊科技界選舉,共有39人爭雄20議席,選民人數為5,004人。有民主派人士稱,選民人數較上屆增加約600人,但全部均非支持民主派候選人。
單仲偕稱事件已引起業內人士關注,他形容互聯網專業協會的做法形同「借肚生仔」,大量增加界內選民人數,等同種票,但據他了解,部份互聯網專業協會會員並不知情。
香港資訊科技網絡工程人員協會副秘書崔世昌接受查詢時解釋,兩會結盟與選舉無關,也不是所有會員都可以直接「過檔」,一定要符合互聯網專業協會的入會資格,才可以加入該會,到目前為止,約有30名會員因此取得選民資格。
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張益宏表示,該會接受其他專業團體推薦會員加入,並不等同與其他團體互認資格,所有入會者都要接受專業資格核查。
選舉事務處沒有正面回應上述情況是否存在種票的問題,發言人稱,由互聯網專業協會確認的申請人,具有會章規定的資訊科技界經驗、及有權在大會表決的會員,均符合登記為資訊科技界選民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