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製造的一隻「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盌,同碗),以成交價連同佣金1億5123萬元賣出,創出亞洲區藝術品及清瓷拍賣價新高。該碗是由以24美元起家的名收藏家張宗憲拿出來拍賣,以天價投得該碗的富豪,竟是他的妹妹、全國政協常委張永珍,這隻古碗因而滲入一段奇異兄妹情,因為不少人會問為何兩人不私下買賣。
否認替兄長抬價
香港佳士得近日舉行連串拍賣,其中包括今年80歲的張宗憲所收藏的20件宋、明和清代珍貴宮廷御製瓷器,預計總成交金額逾1.6億元。最矚目的「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拍賣前僅估計以6,000至8,000萬元成交。
拍賣官開價3500萬元,爭持激烈,張永珍待叫價6000萬元才加入,當叫價推至1.3億元,才把最後一名對手擊退,連同給拍賣行的佣金,她需支付1億5123萬元才可獲得該碗。她昨日還分別以2,000萬元和140萬元,投得張宗憲收藏的乾隆年製「爐鈞孔雀毛釉如意耳扁瓶」和「天藍釉長方花盆」。
張永珍說,這次不是第一次,99年時也試過以數千萬元投得其兄珍藏,她說沒有為兄長抬價這回事。跟張宗憲的關係「還可以」。
張永珍旗下公司生產新力愛立信手機,過去10多年捐助國內扶貧項目逾1.5億港元,02年又把以4,150萬元投得清朝雍正年間的粉彩蝠桃橄欖瓶捐給上海博物館。張氏兄妹祖籍江蘇武進,祖父是竹雕刻家,父親張仲英乃著名古董商人。張宗憲則繼承父業,1948年來港,以24美元起家,漸漸建立其古董事業王國。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