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下爛衫 - 邁克

剝下爛衫 - 邁克

《父子》裏的郭富城不是嗜賭如命嗎,怎會抽得出寶貴時間上健身院谷胸收腰?而如果不咬緊牙關勤於操練,怎會有那麼驕人的成績?相信我,一個天天屈在廚房揸鑊鏟為生活炒蝦拆蟹的男人老狗,顧慮的瑣事不勝枚舉,就算自戀到爆燈,也不可能有暇分心雕塑自己的軀體。這種偉大的改建工程除了費時,也需要大量上進心支援,要是對社交不抱美麗幻想,沒有堅定的拋身賣肉志向,一般很難持續到底,練成金剛不壞之身。
單單因為男主角一身無懈可擊的肌肉,我就覺得《父子》患了嚴重精神分裂症。一方面企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方面又不肯捨棄食之無味的唯美身段,結果只可以達到時尚雜誌拍非洲飢民的唔嗲唔吊效果,過份蓬勃的中產階級美學觀,把鏡頭下骨瘦如柴的主體弄得像有意減肥的模特兒──雖然在這裏剛剛相反。明星不是不可以演爛衫戲,但唯恐天下不知,以姿整手法顯示「佢冇着名牌喎」,忙於提醒觀眾「佢真係喊到滿面鼻涕喎」,其實是種扭曲的「無印良品」心態,費煞周章化個看起來像沒有化的裝,將盆栽當作大自然。
何況真正的考驗,往往在剝下爛衫之後肉帛相見的時刻。經過《瘦身男女》、《大隻佬》和《肥田囍事》的再三示範,連從未參與身體政治運動的牛頭角順嫂和天水圍財叔,也明瞭每一磅肉與它的主人都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否則劉先生何必身水身汗着件超重戰衣於水銀燈下賣命,胡小姐也不會甘冒瘦唔番的風險為螢幕前的市民製造笑料。《父子》既要人把它奉為藝術片,又不肯為藝術犧牲,兩頭不到岸,真令觀眾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