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到黃山下雨,行在山路上,一件皮褸被雨淋得可以絞出水來。
這次到了黃山腳下,已是淅淅瀝瀝。
黃山腳下是古徽州,有許多游覽的地方,比如拍《臥虎藏龍》的宏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徽州古村落西遞。
西遞原名西川,明末清初,在村外幾里處設了驛站,驛站也叫「遞舖」,後來村名也就改成了西遞。
徽州有兩個古縣,縣名都是生僻字,一個叫「黟縣」,一個叫「歙縣」。「黟」讀「衣」音,這個字除了這個地方名,好像別無他用。許多外地人見了「黟」字讀不出來,就亁脆把這個地方叫作「黑多縣」。
「歙」唸「社」音,這個字見過的人較多,因為有著名的「歙硯」。歙硯的材料產自江西,但落在歙縣人手裏,一方方的硯台都被雕成了精緻的藝術珍品,為收藏家所喜,因此出名。
西遞村在黟縣境內,好大一片古村落,建成至今已逾九百五十多年。村中大姓為「胡」,但姓胡的祖先卻是姓李的,源自四川,後來避難來到徽州,改姓了胡。因此之故,前兩天在黃山市碰到一個西遞村的胡先生,見了我,連呼「本家」。
那地方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加上一片如假包換的古宅子,到處是石雕石牌樓,真如世外桃源(當然,我指的是自然環境,若你在村裏行走,被賣工藝品和仿古董的小商小販拉住,那種感覺,又特別「現代化」了。)喜歡攝影的朋友到此,不管晴天雨天,都能拍出一番風情來。這地方離黃山大門不過三十多公里,遊黃山順道一遊西遞,是意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