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篤十六世(BenedictXVI)不理激進分子暗殺的威脅,今日如期出訪土耳其,展開任內首次訪問回教國家的高風險之旅。有論者將教宗此行賦予歷史使命,跟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當年訪問鐵幕下的波蘭、密謀推倒共產集團的任務相提並論,認為本篤十六世今日肩負對抗伊斯蘭暴力威脅。教宗會否像今年9月發表聖戰論般再提出惹火言論,批評伊斯蘭暴力,全球屏息以待。
教宗在土耳其逗留四天,近距離跟回教徒接觸,既要宣揚天主教宗旨,亦要展示對回教的尊重,又要批評恐怖主義的暴力論,卻要避免觸犯回教徒,可謂如履薄冰。如何找尋到平衡點,兼顧各方感情,對教宗是一大考驗,因為只要說錯一句話,便會激發全球逾億回教徒憤怒。《本篤的統治》(TheRuleofBenedict)一書作者吉布森(DavidGibson)一針見血稱:「教宗訪問土耳其,結果只有兩個,促成宗教和解,或引向聖戰。」
被指愛「玩火」後果堪憂
土耳其政治科學家阿克塔爾(CengizAktar)對教宗此行帶來大和解不表樂觀,因為教宗9月引述拜占庭皇帝ManuelIIPaleologus的聖戰邪惡論,激起回教世界不滿,不少回教徒視教宗為替西方打擊回教世界的精神象徵。阿克塔爾直言:「教宗到訪的風險頗高,土耳其國內民族情緒高漲,而教宗又愛『玩火』,火上加油下,後果難以想像。」
連在1981年開槍行刺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JohnPaulII)的土耳其右翼分子阿賈(MehmetAliAgca),昨天也批評本篤十六世的政策,是「嫉妒和仇視」回教徒,目的是要令宗教信仰兩極化,但他深信本篤十六世「這個納粹餘孽的政策會失敗告終」。阿賈要求見教宗商討宗教事宜。
教宗不滿伊斯蘭暴力文化的立場一向旗幟鮮明。2005年7月倫敦受襲後,教宗被問及回教是否和平宗教時回答:「當中可能有某些原理擁護和平。」言下之意,暗示回教某些教義跟暴力有關。當時教宗曾撤換對回教持鴿派立場的樞機主教菲茨杰拉德(MichaelFitzgerald),又取消一項研究十字軍東征時的天主教暴力行為,改為探討今日伊斯蘭暴力問題,令觀察家認定教宗心底裏始終認為,回教跟暴力是扯在一起的。
教宗今年9月回到德國家鄉訪問時發表了聖戰論,激起全球回教徒不滿,教宗對於言論被曲解而表示遺憾,但始終沒有收回有關言論。不過,教宗對回教世界激烈反應大感震驚,因此梵蒂岡高層透露,教宗吸取該次教訓,相信土耳其之行會避免放狠話,「教宗可能會改變用語或論調,但基本方向不會改變」。
轉軚支持土耳其「入歐」
教宗出發前夕卻向土耳其伸出橄欖枝,支持它加入歐盟。教宗當選前曾經講過,土耳其來自不同大陸,跟歐洲存在「永久性」不同,對其入歐盟有保留,但梵蒂岡發言人前天卻稱,教宗不再反對土耳其「入歐」。
教宗此舉無疑是先向土耳其送上一份見面禮,而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RecepTayyipErdogan)則臨時改變主意,今天先在機場跟教宗會晤,才啓程到拉脫維亞出席北約峯會。
美國《時代》周刊/美聯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