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淡水魚停供應 早有應變計劃<br>火鍋店自救轉入外國貨

內地淡水魚停供應 早有應變計劃
火鍋店自救轉入外國貨

【本報訊】鯪魚蓉、白鱔片、鯇魚片等火鍋必食菜式,如今因內地停止淡水魚輸港而大受影響,但火鍋店早有應變,「冇鯪魚咪用墨魚蓉、蝦膠代替囉;冇白鱔鯇魚,用石蚌、大青斑一樣得,味道仲甘香啲㖭。」由於市民對產自內地的食物漸失信心,業界已開始轉入外國貨,另闢供應線。

「有都冇人敢食」

百里鮮海鮮火鍋酒家董事總經理郭綠明指出,港人已聞淡水魚色變,「連員工都唔肯食」,近日客人點選淡水魚的次數近乎零,較多點選石蚌等價錢貴五成的鹹水魚,「之前入少咗貨,想食嘅客人都有啲意見,𠵱家公布咗話冇得食,客人就好易接受,(昨晚)生意一樣咁好喎。」
位於九龍城的食肆「城寨風情」集團總廚陳耀昌指出,客人進食火鍋現多選雞及牛類,「有(淡水魚)都冇人敢食,火鍋菜式有成百幾款,啲客識得自己調節。」該店也有進口少數菲律賓的魚類供顧客選擇。

菜式改海鮮取代

主打順德菜及各種河鮮的桶骨棧負責人黃小姐表示,昨日接獲魚販通知:「未來10日都冇貨(淡水魚),之後有冇仲未知」,因此食肆已準備將部份菜式改用海鮮取代:「冇(淡水)魚都冇辦法啦,改用海鮮煮都冇問題。其實舊年毒鰻魚之後,已經唔再淨係賣河鮮,所以今次影響冇上次咁大。」
另一間以河鮮聞名的順德公漁村河鮮酒家經理郭基表示,部份淡水魚例如花錦鱔可從新西蘭進口,但價錢較貴,他坦言即使沒有淡水魚供應也並非壞事:「其實停吓都好,可以等啲人信心返番嚟!」

促港府加強質檢

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說,現時業界有七成食物來自內地,但自從當地食品接連出事,有業界已部署從外國入貨,不過價錢相對較貴。以雞蛋為例,泰國等東南亞地區出產的雞蛋漸受歡迎,但價錢比內地昂貴約15%;來自歐美的新鮮蔬菜更比內地貴兩倍多。
黃家和建議港府除了應付內地食物安全問題,也要加強質檢外國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