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比較重要的轉變,是美元明顯下跌,香港奉行聯滙制度,這個轉變不會扭轉資金流向,反而會火上加油,繼續近期的升市。不敢再追,也不宜逆市沽空,而在這種環境之下,資源股比較值博。另外在亞洲市場之中,台灣和香港一樣似乎只升不跌,大中華概念之外,滙率制度也是主因。日韓走勢則不宜過份重視,當地出口商的股價可能拖低大市,這一點和香港沒有關係。
近期的確多了散戶入市,傳統智慧不是好事。可是高追熱炒股份漸見危險,卻不代表值得胡亂沽空,等待出現足以扭轉市場情緒的因素才行動也不遲。現在的情況是個別公司有壞消息,也無礙整體市況,例如滙控(005)和交行(3328)在第三季業績後都轉弱,炒家只不過是轉移陣地,而沒有在股市撤退的企圖。
由於資金輪流炒作,熱門股失寵之後,沒有動力再衝,所以跟風炒股,是相當考驗技術。筆者自己的策略是愈來愈傾向二三線股之上,博旺市延續,來一次雞犬皆升,就算不幸忽然逆轉,這些股份未見泡沫,輸極也有限度。熱炒股份正股其實也不似大跌,不過正股只要跌一成至成半,已可殺掉不少炒輪的賭客,下一次應該是輪災,而不是股災。
買二三線要有耐性
雖然市旺,但炒股贏錢對一些散戶來說似乎不易,永遠都是高追人家的火棒,然後眼白白看着資金移情別戀。最近出了不少街坊股神,筆者的生意也有增長。可是個別新客的心態頗有問題,想追求一年50%回報,坐底也要有25%的增長。老實說如果年年如此好景,股票行也不會有經紀服務,只會有接線生。散戶脾氣千奇百怪,倒不如自己炒股賺25%樂得清閒。其實要食大茶飯也不是問題,但不能怕輸,又要相信股票。在筆者心目中,有些二三線偏低不只25%,但短線未必升,要長期賺得又快又多,可能性是相當低。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滙控(005)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