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上周五人民幣兌港元官方基準價,每100港元仍兌100.897人民幣。然而,內地多家大銀行的最新現鈔價顯示,人民幣兌港元已升穿「一兌一」水平,其中中國銀行每百港元買入價為99.87人民幣(見表),揭開「港元平過人民幣」的序幕。
本港滙率勢必破關口
雖然內地銀行「先行一步」,本港銀行每百港元現鈔買入價,仍企於100元人民幣之上,如中銀香港及東亞每百港元現鈔買入價,分別為100.2元和100.5元人民幣。若人民幣滙價本周持續升值,本港銀行及找換店的人民幣滙率,很快破一兌一的關口。
恒生銀行財資市場主管兼高級經理黃偉鴻指出,上周五人民幣現鈔價仍未升穿一兌一,但美元滙價在外圍時段大跌。市場估計,今天人民幣將高開,因此內地銀行率先調低港元買入價。此外,部份內地銀行周日也要更新滙價,顯示過去周末兌換活動活躍。
目前羅湖區兌換店的兌換價,仍是港元高些少,每1,000元港元可兌1,003元人民幣,亦有只兌1,002元人民幣(換言之,即以997至998港元兌1,000元人民幣)。
兌換店職員昨天向記者指出,他們提供的兌換價一定比銀行價高些,才有客人上門,但近期換錢的人急劇減少。有同業意見認為,因為銀行價與黑市價收窄得很接近,客人為避免換到假鈔而到銀行兌換。
港元縮水購買力減少
北上消費的姓張港客,任職旅遊業。他說,以前貪圖港元兌換價較高,才去兌換人民幣,反正現時只差兩、三元,索性直接用港元,羅湖很多店舖都接受港紙。另有姓陳的港客指出,港元大幅縮水,感覺上消費比以前貴,他購物時深思熟慮才買。
渣打銀行原預期,今年底人民幣兌港元才升穿一兌一。該行經濟師張淑嫻認為,未到12月底已升穿一兌一,較他們預期早,她認為,雖然港元在內地購買力減少,但只屬心理影響,而且內地物價遠低於香港,港人到內地消費應不會感到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