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攻》是一套偉大的漫畫,有思想,有哲理,故事緊湊刺激,引人入勝,看後餘韻盎然,歷久不散。張之亮是出了名嚴謹的導演,十年前閱《墨攻》後被感動,購下了版權,經多年奔走,終於有志者事竟成,將漫畫變成菲林,用大銀幕將這個反戰故事呈現出來。
墨者革離是戰火中的奇俠,以退為進,以守為攻,深明在戰爭當中,勝者非勝,一旦開戰,最終沒有人會是贏家。此角色由劉德華演出非常有說服力,眼神中總帶着一抹悲天憫人的「憂」(說也奇怪,張之亮導演眼中也帶有這種「憂」的神采),亂世中起了安定人心的作用,也只有劉華,在戰國古裝中蓄起陸軍裝小鬍子也不覺突兀。
《墨攻》漫畫中最震撼的是講故事的手法,大小戰役當中,作者借革離的眼睛去看城中居民的遭遇,波瀾壯闊的鏡頭去講述某次戰役的戰況梗概,一下子鏡頭便收窄聚焦到一個小人物身上,此人或英勇、或怯懦、或成功、或失敗、或戰死、或生存,正正通過沒人在意的小人物的眼睛去看大戰爭的殘酷,血流成河,玉石俱焚,血肉橫飛,無論誰勝誰負,結果受害的都是無辜平民的生命,後來城內已再無空地可埋葬屍體,死人一層叠一層,泥土中輕輕一踏便滲出血水,讓讀者感到戰爭的無情與戰火中生存的無奈。奇怪地,《墨》片中對血紅的描寫反而落墨不多,不知是導演的取向還是電檢的考慮?
大電影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龐大的資金需要擴闊市場,於是演員來自五湖四海,最後連劉德華熟悉的聲音也被配音員取代了。
電影大了,親切感卻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