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甲醛為屍體防腐劑 食用可致癌

專家之言:甲醛為屍體防腐劑 食用可致癌

專責研究食物及藥品安全的專家指出,甲醛及二氧化硫可作防腐及漂白劑用途,長期進食會危害人體健康。有醫生說,長期進食甲醛可以致癌,而二氧化硫,可能令哮喘患者病發。
中大醫學院食物及藥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陳恩強教授表示,甲醛是一種化學物,在工業上可以作為清潔劑,生產塑膠的原料及防腐劑。室溫下是無色的氣體,極易溶於水及具強烈刺激性氣味。甲醛也被用作屍體防腐。

微量二氧化硫引發哮喘

陳恩強說,甲醛會存在自然環境中,在多種食物中會小量天然存在,如蔬菜、冬菇、肉類、魚及貝殼類動物等。但甲醛也會被人不正當使用於食物製造中,作為食物防腐及漂白劑用途。
他指出,美國環境保護局建議的甲醛每日容許攝入量(ADI)為每公斤體重0.2毫克。攝入小量的甲醛,對身體不會造成急性的影響,但若攝入過量的甲醛,可導致全身中毒,並會有胃腸出血,長期進食甲醛會致癌。
本身是全民健康動力主席的社會民主連線衞生界別發言人勞永樂指出,長期進食甲醛可致癌。至於二氧化硫,是漂白劑,可刺激人體耳、眼及氣管,會出現氣促的過敏反應,若本身是哮喘者,即使是微量的二氧化硫,也會引發氣喘。嚴重者更會出現大量分泌物,可致窒息。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