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萍語:首機持長線等收成

投資萍語:首機持長線等收成

恒生指數、H股指數再創新高,一些久候大市調整才入市的股民不再「觀望」,一些則轉戰新股市場,令整體市場投資氣氛將進一步被推高。
筆者發現,剛開始的新一輪新股認購潮,與早前工商銀行(1398)等招股活動明顯不同,投資者已不再比較孖展認購息率(當然不能與市場息率偏離太遠)、優惠等,他們第一個問題就是「應該申請多少股及策略如何?」相信這是因為多隻新股在同一時間公開發售,每隻新股可供使用的孖展額相對較小,因而出現不問價的現象。另一原因是港股持續急升,一些至今仍未入市的股民亦轉攻新股市場,可以預期今輪新股將出現另一高潮。
此外,一些已持貨的投資者亦顯得欠耐性,筆者近期收到更多股民詢問應否「換馬」的問題,不少持有平安保險(2318)、首都機場(694)及本港地產股的股民,均有意換馬至中資銀行股,由於樓盤銷情較預期為差,筆者認同沽地產股套現的做法,但將上述其他股份沽售換馬則並不太認同。
無可否認,近期多隻中資銀行股升勢凌厲,持有的股份未有跟隨大市上升亦變相是「蝕錢」。但這只是「機會成本」問題,只要這些股份的基本因素沒有改變,業務前景具增長潛力,這個「機會成本」是值得付出的。
近期公司投資動作明顯增加,個別股份升勢已過急,若因為缺乏耐性或期望短線套利,低位沽貨後股價即現突破的可能性亦大。東亞銀行(023)、中信國金(183)、中行(3988)都是較明顯的例子。
至於筆者一直有推介的平安保險及首都機場,投資者宜保持耐性,首都機場擴建工程仍在進行,向母公司購入三號航站樓令其未來業務基礎大增,加上預期中國政府對機場營運及收費政策的改變,令未來發展更具彈性,雖然今明兩年仍需投入資本性開支,但在2008年奧運及未來在貨運及客運需求增長下,具長線投資價值,將部份資金投放在這股份身上,是值得付出的「機會成本」。

平保上望35元

至於平保,由於未能成功投得廣東發展銀行,加上市場已消化滙控(005)作為其策略性股東的利好消息,近期股價一直落後於中國人壽(2628),並持續在27至28元水平上落。眼見國壽屢創新高,持有平保確令部份投資者有點不耐煩,但事實上,集團基本因素並未改變,10月份人壽保險市場佔有率亦略增至16.72%,未來亦同樣受惠於保險、銀行、證券的「混業經營」方向。在適應新業務發展趨勢上,受惠於策略股東的金融業務經驗之因素亦未有改變,股價於上周五終現突破,上望35元。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