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海旁的影藝戲院18年來風雨不改播放非主流電影,一直是電影迷心目中的聖地,包括末代港督彭定康、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利孝和夫人都是常客。不過,這座本港唯一的藝術電影橋頭堡,最終還是不敵租金飆升,被銀彈攻陷,將於本月30日晚上九時半放映最後一場電影後閉幕。 記者:林浚川
既是行內人又是電影迷的利孝和夫人,一直是演藝戲院常客,據悉她日前已到影藝觀賞最後一齣上映好戲《代課老師》,向影藝作最後告別。不過,埋首工作的立法會議員劉慧卿則仍未有機會「朝聖」,她說:「我都好想去,嗰度有我好多回憶。」
劉慧卿曾寄上「情書」
自言是標準電影迷的劉慧卿既因為影藝傳過「緋聞」,還寫過一封給影藝的「情書」。「舊年有本周刊影到我同姪仔劉成漢去睇戲,竟然話我哋兩個有路,嗰次就係喺影藝睇戲。」至於那封寫給影藝的「情書」,劉慧卿笑說:「我成日都去睇戲,但嗰度冷氣實在凍到黐線,我咪寫信叫佢哋開細啲冷氣囉。」
除政商名人外,影藝戲院更是本港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搖籃,文化評論員何故就經常到影藝看電影,還曾試過以500元超低價包場舉辦首映會。「嗰陣沙士之後,電影市道真係雪上加霜,我喺影藝用咗500蚊就包到場搞首映,可見影藝要生存係好困難,但亦可以睇到影藝係幾咁支持電影事業。」影藝宣布結業,何故已在11月29日晚再次包場,率領一班中學生到影藝上一課通識教育。
別以為影藝的支持者都必定年過三十,還在大學讀書的聶翠茵對影藝亦是依依不捨。「我十幾歲就開始愛上電影,自然會經常到影藝睇戲。」聶翠茵去年還當上樹仁學院電影學會會長,幾乎全港戲院都有其足迹,她認為影藝有無可取代的特點。「𠵱家啲電影院都好大好靚,唔會好似影藝咁得百零個位,但就係因為影藝細間,至可以一班人好專注咁欣賞電影,好有氣氛。」
選五套內地電影告別
雖然今天影藝較其他戲院落後,但影藝1988年創立時是一項大膽嘗試。一手創辦影藝的前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解釋,影藝是香港首間採用多院設計的戲院,而且座位亦較當時其他戲院寬闊舒適,播放的電影則以內地和歐洲為主,但百多個座位依然可以場場爆滿,馬逢國至今依然為影藝自豪。
事實上,開辦影藝的銀都機構有中資背景,歷年來經常引入高質素國產電影,在結業當天,就從歷年放映過的內地電影中選出五套重映,免費招待電影迷。銀都機構董事及戲院部經理崔顯威表示,正努力尋找合適地點讓影藝重生,希望明年初有好消息。至於大業主新鴻基地產發言人就表示,歷年來已大幅減低影藝租金,會積極協助影藝物色合適地點,而影藝現址可能會改租予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