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陷入缺魚恐慌。食物安全中心再發現一個屬於淡水魚的邊魚樣本,含致癌物質孔雀石綠,來自順德一個註冊供港魚場,中心在短短兩日內發現十二個淡水魚樣本含孔雀石綠。淡水魚業界表示市民對淡水魚大失信心,生意大跌五成,故決定最少今、明兩天,停止進口所有、逾30種淡水雜魚及蝦蟹,只進口四大家魚的大魚、鯪魚、鯉魚及鯇魚;加上本地魚場亦沒有飼養雜魚,淡水魚供應即時大減近七成。 記者:陳沛冰、麥志榮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與食物安全專員麥倩屏將於明日赴京補鑊,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商討有毒食品改善措施。
署理食物安全專員何玉賢昨表示,繼日前發現十一個桂花魚樣本含孔雀石綠後,昨日10批來自不同市場的淡水魚化驗結果中,一個邊魚樣本證實含孔雀石綠,含量為每公斤0.0069毫克,追查下發現是來自順德一個註冊供港魚場,已向北京及廣東省當局跟進。他首次強烈譴責使用孔雀石綠的「唯利是圖的不法商人」,希望他們遵守本港的法例,若有證據證明本港有人出售問題食品,會作出檢控。
對於註冊供港魚場的魚亦含孔雀石綠,何表示可能是孔雀石綠殘留在魚塘中,或魚塘受附近環境污染,廣東省當局會跟進。至今發現毒魚的孔雀石綠含量低,對市民健康風險低。
指政府無做好把關
港九新界海外魚業批發商會理事長許漢文表示,多寶魚、桂花魚及邊魚先後被驗出含孔雀石綠,進一步打擊市民食魚信心,業界決定今明兩日,暫停進口30多種淡水蝦蟹及雜魚,如生魚、白鱔、黃鱔、塘虱及扁魚等,只進口四大家魚,進口量由平日12萬斤,驟減至4萬斤,但批發價只增加每斤1至2毫,暫未確定何時恢復進口雜魚。
專營淡水魚的長沙灣魚類批發市場昨日十分冷清,姓陳的魚販埋怨,自食環署驗出桂花魚樣本含孔雀石綠後,市民對所有魚類有戒心,整體生意銳減一半,擔心稍後可能連鯇魚等家魚亦「出事」。香港仔街市魚販陳先生表示,不少市民對所有淡水魚避之則吉,生意暴跌近四成。魚販鄭先生則批評食環署將其舖號列作有毒桂花魚名單,誤中副車令其舖號蒙受損失,並指政府沒做好把關,「我哋又點知啲魚有冇毒,你(政府)放啲魚入嚟,我哋咪入貨囉。」
主婦無奈:避無可避
雖然食安中心勸喻停售桂花魚,但北角春秧街及九龍城街市仍有少量的桂花魚出售,一名印傭以20元買了一條。多種食物出事後,有主婦坦言很難買餸,曹太無奈地說,「𠵱家好多嘢都係大陸嚟避無可避,不過政府就後知後覺,好多時都係食咗落肚先至公布話有事。」
淡水魚受影響,直接帶旺鹹水魚的生意,專營鹹水魚的香港海鮮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表示,市民短時間內會轉向食鹹水魚,今明兩日會增加一至兩成供應量。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李華明認為,再有註冊魚場的魚含孔雀石綠,反映內地監管出問題,港府必須要求質檢總局交代,並設立黑名單,禁止問題魚場將魚類輸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