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公司請來一位我很敬佩的朋友,中英劇團的藝術總監古天農,分享創意之道。創意,我自問十分有限,但我明白,創意可以體現在生活中的任何角落,舍下就有一款叫創意足球。
總比日日打機好
創意是沒有預設標準答案的思考過程,不應一開始就斷定「得定唔得」。小兒和我最能讓創意流露的行為,要算是在「大」廳踢波了,100個家長(特別是媽咪)之中,大概會有90幾人反對這種行為,原因包括危險、打爛嘢、嘈住樓下,或者踢波應該去球場等等。這些都正確,不過,如果屋內足球可以踢得安全和安靜的話,又何必一定要去球場呢?我們父子兩人在大環境限制之下,漸漸練出更細緻的控球技術,小朋友還可以借「梳化」之助左飛右撲呢!
維護創意總需要付出一點代價,損失些少擺設實在難免,在此多謝阿仔媽咪,對這個創意空間的容忍。其實,如果香港樓底高一點的話,應該還可以打籃球。各位媽咪,打波總比日日打機好吧,對嗎?
李德能
集馬會公關及講波佬於一身,對足球有獨特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