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戶歎一次交易少賺數萬

養魚戶歎一次交易少賺數萬

【順德魚場直擊】桂花魚養殖基地的廣東順德,在孔雀石綠「毒魚」事件影響下,批發價即時下滑,養殖戶無不叫苦連天,估計一次交易將賺少數萬元。他們強調從沒使用孔雀石綠殺菌,估計是批發至零售商後,有人在運送的過程中違規落藥,對無辜受牽連感到無奈。
在順德市北窖鎮水口村,有百多個魚場飼養桂花魚,大部份養殖戶是租地開塘,每個塘佔地6至7千平呎,投資額約30萬元人民幣,冬季正是桂花魚銷售高峯期。其中一個魚場姓梁的女東主稱,受香港發現孔雀石綠桂花魚事件影響,原本準備帶買家來看貨,卻被人臨時推掉。過往每斤桂花魚的批發價是18元,現時買家不斷壓價,只能賣16至17元一斤。通常一次可批發兩萬條魚,賺少約3萬元。

指運送過程中被落藥

另一個魚場姓何的東主表示,在順德設有桂花魚協會,彼此互相監察,這裏絕無人用孔雀石綠等禁藥,一旦發現會被協會懲罰5萬元人民幣。當地設有專醫水產疾病的醫生黃友洪,他認為現時有比孔雀石綠更好的殺菌劑,價錢便宜,每半個月下一次,才30至40元人民幣。
該百多個魚塘每季可輸出300萬條桂花魚,估計香港市場的佔有率僅及1%,約3萬條,故主力銷售對象仍是內地市場。黃友洪指出,懷疑有魚販買了大批桂花魚,在運送過程中,為保魚類不生病和顏色佳,違規使用孔雀石綠。
本報記者

魚醫黃友洪為魚塘化驗水質,而一批養殖戶圍在一起,商討桂花魚批發價下跌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