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常言道,懷孕的女人最美麗,但不少為人丈夫的偏偏選擇在妻子懷孕時欺凌虐待對方。香港大學的調查發現,本港每10名孕婦中就有1人曾遭配偶虐待,其中以九龍東情況最嚴重,而受虐孕婦患上產後抑鬱的機率較一般孕婦高逾一倍。有學者建議照顧者應多加留意孕婦的情緒變化,孕婦也需學懂保護自己。
婆媳衝突成高危因素
港大社會工作系於05年7月至06年4月在本港7間公立醫院,訪問了3,245名懷孕32至34周的孕婦,結果發現其中296人,約一成於過去一年曾受配偶虐待,虐待方式包括精神、身體及性虐待。若以地域區分,九龍東情況最嚴重佔11.4%,依次為九龍中的11.1%及新界西的10.9%,而情況最佳為港島西,為4.2%。
調查又顯示,教育程度低、經濟條件差、意外懷孕、酗酒,甚至婆媳衝突等都會成為丈夫虐待妻子的高危因素。負責調查的港大李嘉誠醫學院護理學系副教授羅鳳儀表示,孕婦的經濟條件好、有工作能力都是港島西成為情況最好的原因。
患產後抑鬱機率倍增
她又稱,本港虐待孕婦的數字與外國比較情況雖不算嚴重,其中暴力虐待的數字甚至較外國為低,但精神虐待則偏高,「一個兇狠眼神都可以係虐待」。至於孕婦在精神上感到最受羞辱的是被丈夫在公眾地方呼喝,以及在家人面前被喝罵。她強調精神虐待足以令孕婦患上產後抑鬱,甚至發展成自殺,如跳樓。
她建議前線醫護可以透過簡單問卷對孕婦多加留意,並作個案跟進。此外,政府也需加強公眾教育,孕婦則應提升自我保護意識,在必要時可以選擇暫時離開丈夫,藉以冷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