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佔1/3 或再加碼<br>滙控1167億投資新興市場

中國佔1/3 或再加碼
滙控1167億投資新興市場

新興市場現時佔滙豐控股(005)業務比重約20%,集團主席葛霖相信,有關數字會持續上升,滙控樂意調撥總資本約5至10%,投放至新興市場。財務董事范智廉首次披露,過去9年,滙控已投入新興市場的資本額達150億美元(約1167億港元),在南美、中東及中國等地的投資,回報率遠勝其他地區,目前可動用投放新興市場的資本額,仍有「足夠水位」供集團繼續發展。

【本報訊】截至6月底,滙控在新興市場的稅前盈利為22.5億美元(175億港元),佔集團貢獻比率達18%;去年集團約40%業務增長,是由有關市場帶動。按集團投入新興市場的總資本額計,單是中國已佔三分一(逾50億美元,約389億港元),足見內地市場舉足輕重。不過,葛霖說現階段未有計劃在新興市場上市。

未有計劃分拆上市

他又特別提及東歐及俄羅斯市場,指集團要透過多元化渠道,加快當地拓展步伐。至於前景秀麗的南韓及台灣,他強調增長「不一定要透過併購達致」,滙豐在很多地區都以自然增長獲得佳績,不一定進行收購。集團行政總裁紀勤亦說,擬加快拓展在東歐及俄羅斯的業務,包括個人理財、商業銀行及財資業務,但主要透過自然增長達致。他說俄羅斯現時的收購作價,對滙豐來說太貴。
積極進攻亞太區新興市場的渣打集團(2888),近年先後購入韓一銀行及台灣新竹國際商銀。
對於西班牙銀行BBVA剛以高達市賬率3.2倍價格,入股內地中信銀行,葛霖說不便評論同業交易,只表示交易反映外資行對中國市場極感興趣。新興市場增長,現時佔全球市場增長的五成,有關區域出現的併購交易,不少都以賬面值很多倍(multiples)定價,此舉對滙豐來說會有一定壓力。

自然增長不靠收購

過去兩個月資金不斷流入亞太市場及港股,葛霖未有回應目前港股有否形成泡沫,只說資金顯然喜歡投放股市多於樓市,他相信資金會繼續流向增長高速、波動性大的新興市場──儘管明年香港經濟增長預測稍為放緩,但本港經濟表現仍然強勁;美國經濟則由現在至明年底,預期會逐步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