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生後自然狀態中發的第一個音節是「媽」。這也是全球對母親的統一稱謂。「媽媽」、「媽咪」(帶點撒嬌)、「姆媽」,都源於此。近人稱「媽打」、「媽子」或「老媽」──「老媽子」即年紀大的女僕。分拆便屬暱稱。
北京人也稱「奶奶」,南方鄉村稱「阿奶」,同母親的乳汁有關吧。哺育子女是天職,北方有些娃娃們,至今還管母親的乳房叫做「媽媽」,吃奶就是「吃媽媽」──可以聯想把母親的青春心血和愛,一口一口吮吸掉。
今時今日,「母親」、「娘」、「娘親」,已沒人叫了。反而是俏皮的「X姐」(打趣也不顯老)、「X太」、「X師奶」。爸爸是「事頭」,媽媽便是「事頭婆」。大男生擁入懷中,戲稱是「女朋友」、「囡囡」,她有種受保護的嬌嗔。
清朝最可憐的皇帝光緒,稱皇太后慈禧為「親爸爸」。同治帝十九歲天花(或梅毒)身亡後,慈禧立她妹妹的兒子載湉(光緒)為帝。非母子,感情薄,鬥爭一生。真諷刺,他得尊她如同太上皇「爸爸」,還加個「親」字強調,以掩非親之嫌。
──有想過嗎?母親健康平安,你天天喚她,她答應。這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