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擁有過,但現已失去的,往往最令人痛惜。早前看過T-Mac發表因傷患而身心俱疲的言論後,明白到原來籃球員最大的敵人就是傷患。
近年已很少見到球員強行入楔,取而代之是急停跳投、中距離投射同3分球。我並不是說這些進攻技巧無用,不過想在此帶出一個疑問:這些進攻技巧究竟是球員憑經驗而採取得來的最有效進攻方法,抑或為了避免受傷才這樣進攻呢?
非節省氣力實情怕傷
防守方面,近年同樣很少見到球員貼身防守、主動偷波、飛身封阻等等。或許你可以說他們是為了節省氣力,但我卻認為是受傷患影響,令他們降低了對比賽的投入感。
我相信T-Mac說出自己失去了很快的「第一步」時,感覺一定並不好受;但願在醫療科技的幫助下,一眾新星的熱情並未因傷患而退減吧!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