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南華早報》(十一月二十日)GaryCheung嘅報道,英國解封嘅絕密文件喺一九六九年已研究香港之一九九七問題,一個跨部會委員會嘅報告認為中國絕無理由放棄香港,一定會喺一九九七年收回,英國須為此準備;當時適值文革高峯期,與中國展開商討,不合時宜,故此委員會建議在一九八○年後非正式地向中國提出九七問題,如有回應,便展開談判。為此,英國不能在香港推行代議制,以免得罪中國。而且英國人預料,香港回歸中國消息宣布後,一定會引起移民潮,以去加拿大、美國為主。英國必須力保香港繁榮,將富裕香港交回中國,免生磨擦。後來麥理浩到香港做港督,就係依足劇本辦事,可憐當年啲官守立法行政兩局議員,全部懵然不知。
如此說來,英國人神機妙算,一切盡在計劃之內,彭定康來香港,只係歷史的意外,馬卓安任佢玩,其實係因為馬卓安有啲內疚(自己當選,犧牲咗肥彭仕途),而且知道肥彭係叻人,識得收放自如,況且大局已定,讓肥彭過吓癮,無傷大雅,更可以等北京勞氣,心涼番一陣。
唔怪得一九八○年左右,英國取消香港人嘅居英權,一啲立法局議員要去倫敦抗議,俾麥理浩鬧到死,後來中英談判展開,鍾士元帶隊去倫敦搵國會議員求助,又俾已退任嘅老麥叫佢哋去jumplake,英國老早按六九年計劃進行,只係鍾士元、鄧蓮如等人由頭俾人呃到尾啫。渣甸(怡和)可能預知風聲,故此一早安排遷冊,結果吃了大虧,賺少一兩千億元(早賣山頂地皮,賣港燈,賣香港電話,俾包玉剛搶購九龍倉而不大力抗拒)。歷史就係咁得意,知道內幕啲人,輸蝕得最慘,不知就裏嘅香港富豪,拼命買地,拼命擴充,反而贏到開巷。英國人點解喺一九六九年就叻到預知未來?無他者,讀多啲中國歷史就會知道中國收回香港,係必定發生之事,英國政治人物有唔少在大學主修歷史㗎,你估SOAS(倫大東方及非洲學院)浪得虛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