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招行A股抵買過H股

投資學堂:招行A股抵買過H股

港股昨日早段上升150多點,下午一度倒跌,最後以微升14點收市。在筆者印象中,近期恒指創新高時,也有類似由高位急速回落的情況。筆者察覺,每當股市創新高後急速偏軟,要猜度是否「正式破關前」之正常現象,只要隨後沒有出現「三隻大插插的烏鴉」,便問題不大。若然一旦出現三隻烏鴉,你還要問怎麼做嗎?
由年初至今,本港上市集資額已突破330億美元,超越紐約,成為全球第2大集資市場,有些朋友指,本港集資市場並不懼怕來自紐約的威脅,反而擔心來自內地股票市場之挑戰。筆者對此點極之同意,相信內地的A股市場最終會威脅到本港股市。

外資報告評股有別

首先,隨着早前工行(1398)的A+H股上市模式成功,相信採用此模式上市的國企股將會愈來愈多。其次便是不少在港以H股上市的國企,亦正考慮或已準備以A股在內地上市,例如大唐發電(991)、國壽(2628)、交行(3328)傳聞已久的中石油(857)及中移動(941)等巨無霸。
此外更重要的是,A股的吸引力愈來愈大,正如數月前,筆者跟客戶講述北京首都機場(694)時,便指出,內地最具投資價值的機場股,應該是上海機場(600009.SS),其次為深圳機場(000089.SZ),而不是北京機場,可是該兩機場股只有A股而沒有H股。在國內的上海及深圳股市,合共有逾1400多隻A股掛牌,在股份選擇方面自然較本港的H股為多。隨着近年內地經濟持續強勁,外資對A股的興趣當然也愈來愈大。
數月前,當招行(3968)上市前,筆者便在本欄指出,「假如有辦法的朋友應在內地吸納招行的A股,這會比在港認購更佳,因為當時招行的A股只是8、9元人民幣,好過在港爭崩頭」。
早前有些外資行的研究報告,對本港的招行H股及內地招行的A股,持兩個不同的評級,招行H股是「持有」或「中性」,招行A股卻是「買入」甚至「強烈買入」(StrongBuy)。箇中原因是本港的招行已快到價,而國內的A股則仍有水位。
附圖是招行的H股與A股的走勢比較,A股升勢略為落後於H股,相對上自然較為抵買,好像昨日招行A股的股價只是13.47元人民幣,兌換過來亦不用14元港幣,較本港的招行便宜達2元港幣。假如你有選擇,作為長線投資,你會買哪一隻?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招行(396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