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地少人多,居住環境擠迫,連遺體火化也因火葬場不足而大排長龍,鑑於輪候遺體火化的時間愈來愈長,政府嘗試引入外國相當普遍的紙造及竹造環保棺材,希望大幅縮短火化的時間至1小時,同時減少燃燒時產生的廢氣。現時內地製造的紙棺材零售價可低至數百元,遠比傳統木棺最少以千元計低廉。然而,政府必須改變港人愛替先人「風光大葬」的中國傳統觀念。 記者:呂焯均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昨日公布,該局常任秘書長尤曾家麗正在日本參觀一間製造環保棺的公司。她指出,日本與香港一樣缺乏適合用作火葬場的地點,政府要不斷研究不同方法和改善現有措施。環保棺與東方文化中,人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哲學十分脗合,在日本使用的環保棺既節省材料和能源,也甚為美觀。尤曾家麗說:「引入環保棺可提高(遺體)火化爐的效率、縮短輪候時間,以及更符合環保原則,對死者家屬及整體社會均有好處。」
排隊火化輪候15日
現時,港府共有六個公眾火葬場及32個火化爐,每年共提供34,400個遺體火化時段,但仍不足以應付日增的需求。一般而言,遺體須輪候13至15日才能獲安排火化。食物環境衞生署不斷覓尋地方興建新的火葬場,但火葬場始終是不受歡迎的設施,屢屢遭到區內人士反對。
有見及此,港府決意參考外國經驗,發現歐美、日本以至亞洲多個已發展及發展中國家,均有採用廢紙循環再造的紙棺材,或竹造的竹棺材,甚至觀念十分保守的中國人也有生產及使用紙棺材,包括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台灣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曾研究引入紙造棺材的可行性,發現其優點包括火化時間短、無污染、價格適中,重量約16公斤,比木棺50至200公斤輕很多,的確環保。
港府消息人士說,紙和竹造的棺材均有足夠承托力,原理像蔗渣板,把再造紙壓碎,再以強力膠漿黏貼起來並加壓,外國還有用再造紙製造地板,都能應付承托力所需。紙和竹棺材的外形與傳統棺材無分別,原色與蔗板相近,可在外層塗上其他顏色。
食環署已購入試驗
當局已展開連串參觀活動及試驗計劃,希望搜集更多資料向市民推廣,食環署曾向內地直接購買幾副紙棺材,並以無人認領的遺體進行火化,結果顯示,一般棺材連遺體的火化時間平均需兩句半鐘,但紙棺材連遺體只需一小時。
不過,中國傳統觀念十分重視先人殮葬選用的棺材,要又厚又大,推廣環保棺材最大困難是打破固有觀念。食環署曾與本港殯儀業人士開會,希望對方多鼓勵市民選用環保棺材,但殯儀業反應不理想。
環保組織長春社總監張麗萍回應說,雖然外國一般以土葬為主,但近年已愈來愈多人選擇用環保棺材火葬。港人則仍然選用厚木造的棺材,「親人走最後一程,家人通常都會畀最好嘅嘢佢。」她認為港府不應集中諮詢殯儀業界,「業界梗係反對啦,棺材佔(殯儀)套餐好大部份。」政府不應顧忌影響殯儀業收入而不推行新政策,她建議擴大諮詢範圍,讓公眾更易接受。
由於引入環保棺材,並使公眾普遍接受需要一段較長時間,為應付遺體火化不斷增加的需求,食環署已採取多項措施,要求殯儀業提醒家屬選棺材時,不能超過火葬場火化爐的正常容量,以免耗費額外火化時間。同時,棺材上所有表面飾物,包括金屬和塑膠裝飾,都一律要除下,以防止火化時產生二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