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青少年曾與父母衝突<br>肇因多因學業 次為上網懶惰

六成青少年曾與父母衝突
肇因多因學業 次為上網懶惰

【本報訊】父母與子女不和而動手的新聞時有所聞,調查顯示,近六成受訪青少年在過去一年,曾與父或母發生衝突,肇因最多是不滿成績欠佳,其次是沉迷打機上網和懶惰。雖然多數人在衝突最嚴重時,只是與父母冷戰和爭吵,但也近半成青少年大逆不道,對父母動手動腳。 記者:倪清江

香港青年協會在8至9月,就兩代相處問題分別訪問505名家長和509名10至19歲青少年。在受訪家長中,79.2%形容與子關係非常好或幾好,不過有61.8%表示在過去一年曾與子女發生衝突;衝突的導火線最常見是他們不滿子女沉迷打機、不自動自覺做功課和懶惰,比率各佔約一成半,7.7%不滿子女頂撞。

少部份人「還拖」

59.4%受訪青少年在過去一年曾與母親衝突,較曾與父親發生衝突(54.3%)的青少年略多。無論跟父或母發生衝突,最多的三個起因依次是成績欠佳、沉迷打機上網和懶惰,其他原因包括被父母要求做家務、不滿父母拿其他人的成績作比較或須交代行蹤。
他們在與父或母有衝突時,逾四成人與父母「冷戰」,兩成人會與父母發生口角,近一成稱被父或母打,但也有少部份青少年會「還拖」打或推撞父親(1.6%)或母親(2.2%)。不過也有6.7%家長表示在與子女衝突時被他們打,另有3.8%承認會打子女。
負責調查的青協督導主任莫漢輝表示,青少年與母親衝突的比率較與父親為多,可能是因為他們與母親相處時間較父親為多所致。該會單位主任楊順珍說,青少年在青春期會開始有自己想法,父母應該多聽取他們的意見,不宜以說教形式教導;她認為在衝突時父母不應打子女,「仔女會學番,高興時佢哋就會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