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席完APEC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昨天(周一)轉赴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是10年來首位訪印的中國國家主席。雖然雙方將簽署增加投資的協議,並致力改善兩國的經濟和政治關係,但棘手的邊界糾紛和水源問題,依然令兩國有爆發水源爭奪戰之虞。
胡錦濤離開越南河內後,周日先抵達老撾首都萬象,至昨日再飛新德里。一名印度官員透露,中印將成立熱線,增強溝通,並簽署為期10年合約,增加兩國投資,甚至有可能談論成立自由貿易區。
中國國家主席訪印,對上一次是江澤民1996年出訪的一次,之間兩國關係漸見改善。今年7月,西藏與錫金之間的傳統貿易口岸乃堆拉山口在關閉44年後重開,標誌兩國走出1962年戰爭陰影。雙方今年貿易量已達200億美元,中印兩國被視為金磚四國(BRIC)其中兩國,發展潛力被看好,但兩國邊界爭拗陰影,卻揮之不去。
最大爭議是印度東北的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Pradesh),面積90,000平方公里,比台灣大一倍有多。中國堅稱擁有這塊土地主權,稱之為「藏南」,邦中的達旺更是達賴六世出生地,1962年中印開戰,中國更曾佔領達旺。胡錦濤訪問前夕,中國駐印度大使孫玉璽重申阿魯納恰爾邦是中國領土,印度不滿,更要求召回孫玉璽。印度方面,則稱中國霸佔阿克塞欽地區,指是巴基斯坦於1950年代單方面割讓,印度不予承認。
中國擬從西藏引水到黃河
兩國邊界爭議多年,短期內爆發軍事衝突機會微,對印度人來說,最迫切還是水源問題。源頭於西藏的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River),流經印度阿薩姆邦(Assam)和孟加拉,有消息指出,中國正考慮從西藏引水到黃河,解決北方亁旱,建議方案包括在雅魯藏布江建水壩。
儘管中國官方說未決定採用,但印度大力反對,指會影響沿河1.85億人生計,也擾亂印度自己的調水計劃,又稱區內一旦發生大地震,令水壩損毀,下游即印度及孟加拉將有嚴重水災,預計胡錦濤將會跟印度領導人談論有關問題。
英國《泰晤士報》/中新社/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