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含致癌物質的山東多寶魚是否有進口本港,至今政府仍無法解答,究其原因,由於現時沒有法定海產進口監管機制。消息指,政府討論多時的海產進口監管機制,初步構思包括要求所有進口淡水魚,必須來自註冊供港魚場;部份高危魚類,如在高密度環境飼養的多寶魚及鰻魚,需附有原產地衞生證明才能進口;但低危的四大家魚,則不需要衞生證明。不過,幾乎每年都會引發雪卡毒的珊瑚魚,則相信難以規管。
須來自註冊魚場
現時本港九成海產由外地進口,消息指,政府構思不同的進口規管方案,包括要求所有淡水魚來自註冊供港魚場,並按魚類的風險作出規管,例如在大海捕獲、會引致雪卡毒的珊瑚魚、在高密度魚塘飼養的鰻魚及多寶魚,因容易生病而會多落藥,屬高危魚類,進口時需附有衞生證明書。
但養殖的珊瑚魚因不會進食海中有毒物質,及一些冰鮮魚及四大家魚(大魚、鯇魚、鯉魚及鯪魚),風險較低,故不需衞生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