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車業股在反覆,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北泰(2339)更為反覆,上月與美國德爾福訂立摩擦技術特許權,股價一度急升上3.28元,但未能企穩,升幅已被消化。
汽車業前景並不樂觀,北泰出口汽車零部件,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可說受到雙重打擊,但頗為矛盾,北泰的業務及發展均佳,而市場因素影響,股價未能獲得反映。
截至9月止半年,盈利1.92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年同期增加11.2%,受4月配售攤薄,每股盈利下跌10.8%至15.85分,中期息2.2港仙,則增10%,
期內營業額增30.9%,但毛利只增25.5%,毛利率由18.3%跌至17.6%,人民幣升值引致的滙兌虧損1740萬元,聯營公司業績相信也受到影響而回落7%,有關影響,使業績減少8%以上。
北泰生產制動片/蹄為主,上月所獲摩擦材料技術轉讓權,是配合該產品發展,該技術於中國、日本、北美、歐洲及中東市場有專利權,為期10年,首5年更獲中國市場獨家專利權,此項協議,有助於北泰進軍主流汽車原設備系統設備生產市場。
去年起開始生產前後橋及懸架總成、模塊與減振器組裝業務,已有成績,目前向外購入主要零部件組裝,毛利較低,已計劃自行生產主要零部件,以增加組裝能力及提高毛利。
北泰產品主要出口北美為主,收取外幣佔營業額89.4%,除購買設備外,支出以人民幣為主,因而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頗大,目前策略只限於盡快將外滙結滙及借貸以外幣為主,長遠則希望國內銷售比重增至30%,以減低人民幣升值風險。
短線無吸引力
北泰的產品質素佳,為北美、歐洲市場接受,銷售算是理想,礙於滙兌影響,未能獲致好評價,相信人民幣繼續上升,只是速度問題,預期北泰股價仍然受壓,直至汽車業轉佳或人民幣穩定,才能有較佳表現,現價2.83元,預期PE8倍,息率3.2厘。
短期而言,並無吸引力,或有消息則是炒賣機會,例如與美商技術協議,但亦只限於短線,中線不考慮。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