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倪清江報道】宇宙穹蒼繼出現「陳易希星」後,再有三顆小行星以港人命名,三人是本港活躍天文愛好者李瑞均、朱永鴻和吳偉堅。發現三顆小行星的美籍港人楊光宇向專責機構提出以三人姓名為小行星命名,本月11日正式獲得確認,不過用肉眼或普通望遠鏡是看不到它們的。
三顆小行星運行軌道介乎火星與木星之間,目前距離地球1.5至3.8AU(天文單位),即相距2.29至5.76億公里。三人獲得為小行星命名的消息最近在網上天文討論網站傳出,不少天文愛好者留言祝賀。
其中一名獲得命名的李瑞均,是天文組織「天文學會」前副會長,他接受訪問時說,以港人命名的小行星不多,大概有十多人,「(為小行星命名)對天文愛好者係心中嘅夢想,對睇星者意義好大!」
連過數關才能成事
要得到為小行星命名的榮譽,原來有錢也買不到。李瑞均說,首先要有一流的天文望遠鏡設備,第二是要找到未被發現小行星,又必須是他人提名,不能本人找到小行星並以本人命名,最後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確認才成事。
與他們三人惺惺相惜的天文愛好者,是目前在美國加州沙漠中找小行星的港人楊光宇。這位已移民美國的天文愛好者的網頁顯示,至今已發現1,732顆小行星,其中12顆得以用人名命名,如以息影女星林青霞命名的38821號小行星。
李瑞均致力將天文學普及化,他曾舉辦數百場天文講座予年輕人參加;朱永鴻自60年代專注月球及行星觀察,編輯了月球地理專輯《攝影月圖》,互聯網上免費任人觀賞(網址:www.alanchuhk.com);吳偉堅則是利用網絡攝影鏡頭(webcam)拍攝月球和行星的先鋒,作品經常見於國際著名天文雜誌,他又積極推廣「路邊天文」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天文。
找到小行星不容易
朱永鴻表示,他與楊光宇認識約五年,對方以其名字命名小行星,是一個友情標誌。他說楊光宇大約5月份向他提出命名建議,對此他感到開心,可惜的是要找到本人名字的小行星,卻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