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南韓走上日本舊路?

MichaelPreiss筆記:南韓走上日本舊路?

談論亞洲經濟,1年變化已太多,何況5年?5年前,當論及日本和南韓時,總是眾口一詞,認為日本應向南韓取經,但時至今日,南韓卻有重蹈日本覆轍的風險。
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南韓迅速復元,日本卻陷入通縮。南韓是亞洲第3大經濟體,日本是最大,但看看兩者今天的經濟表現,卻令人懷疑排名是否互換了。南韓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有5%,日本僅及其半;南韓股市今年以來已升9.4%(以美元計),東京股市只是微升;韓圜升值了8%,日圓則原地踏步。
南韓確有其吸引之處:國民教育水平高、工作勤奮,還有很多具環球競爭力的企業,更重要的是,南韓向來善於應付環境的變化。處於低成本的中國和高科技的日本之間,南韓能夠成功,實在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在亞洲甚至歐美,投資者和商家談到的海外市場,第1個往往就是南韓。南韓經濟在亞洲金融風暴後能夠快速反彈,經濟學家大都擊節讚賞,並指日本應向南韓官員取經。

樓市過熱令人憂慮

亞洲金融風暴在1998年結束,南韓立即清理銀行壞賬,削減公共債務,設法吸引外資以復興經濟,這種種行動,日本遲至2001年還未動手去做。至了1999年,韓圜滙價已從低位回升37%,而經濟增長則由98年的-6.9%,變成99年的大增9.5%,2000年亦有8.5%高增長。2001年美國經濟逞呆,日本和台灣陷入衰退,南韓經濟增長雖然放緩至3.8%,卻避過了衰退,翌年更回復7%高增長。
然而情況開始有所不同。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日本亦復見增長,而南韓則見放緩。更壞的是,圜滙高企、高油價再加上樓市過度投機,令南韓有重蹈日本90年代覆轍之險。曾任南韓財政經濟部副部長的金容德說過:「除非我們能克服這些問題,否則有可能走上日本的舊路。」上周,現任中央銀行行長李成泰表示,南韓住宅樓價飛漲,「令人憂慮」。單是今年10月,南韓全國住宅樓價平均按月上升1.5%,是2003年10月以來最大的升幅。
此際正值中國力圖為經濟減速,而美國對進口產品的需求放緩,如南韓樓市突然崩潰,當地經濟必受打擊。從結構上來說,過去5年南韓已做了不少工作,希望免疫於「日本症候」,但仍要如履薄冰,畢竟中國在很多方面已有所提升,南韓在成本上無法與之競爭,故必須保住電子及汽車業的領先地位。

區內競爭日益激烈

現任總統盧武鉉自2003年上台以來,在經濟方面少有建樹。由於政府的民意支持度偏低,再加上內鬥,實難指望政府能在明年12月大選前重振商界及消費者信心。
雖然南韓未來幾個月的經濟增長會減慢至4%,但這個增長數字已勝過7大工業國,而且可為南韓爭取改進的空間。南韓雖有三星電子和現代汽車等國際知名品牌,但仍要加倍努力,方能應付亞洲區內日益激烈的競爭。如果政府能利用經濟尚有增長之際進行必須的改革,南韓應可避免重走日本的舊路,問題是這個「如果」存有很大的問號。
MichaelPreiss
[email protected]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