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滔曾為不少機構義務講解星座童話故事和天文科學知識,讓聽者快樂,自己也感到快樂。 撰文:李劍昌 攝影:曾顯華
你問:「到底地球上沙多,定係宇宙嘅星多?」我答:「地球上每粒沙,等如宇宙一百萬粒星。」
你又問:「若手上嘅乒乓球係太陽,最近嘅另一個『太陽』喺邊度?」我說:「北京。」
‧‧‧‧‧‧‧‧‧‧‧‧‧‧‧
認識無窮無盡的太空始於初中。那夜學校聖誕聯歡會後,我和同學「摸黑」經九龍仔公園返回美東邨的家,同學介紹天上那排成一條直線的三粒星是獵戶座「腰帶」,又被稱為「福祿壽」或「天尺」,我為這些有趣名稱着迷,沒想到它就是我的天文學啓蒙導師。
我後來參加天文學會和觀星營,手持觀星圖不恥下問,學曉基本星座。中五時首次以義工身份主持講座,內容還包括許多星座傳說故事。預科轉校,致函班主任要求做天文學會會長。大一時變本加厲,如「踩場」般跑到天文學會說:「我想做你哋下一屆嘅會長!」之後一年搞了多個活動,又邀請嘉賓演講,結果大一學業成績差強人意。
畢業後仍對天文念念不忘,兩年前終與朋友一起創立星匯點。
‧‧‧‧‧‧‧‧‧‧‧‧‧‧‧
天文現象各適其適,我全都愛好。雄偉奇特的,我認為是「有今生冇來世」的01年11月19日的獅子座流星雨。那夜我在西貢大浪西灣,凌晨一至兩時,第一顆火紅大流星如將整個漆黑天空劃開一半,叫人目瞪口呆;至三、四時流星雨數量多達瘋狂程度,幾秒間就有一顆掠過,整夜多達四千多顆,真是「許乜嘢願都得」,結果當年身邊的女友,今天成為我的太太。獅子座流星雨在今年11月17日回歸,但規模就小很多了。
太陽系中,我最喜歡金星,最有趣的一次經歷是中五時,我原本在石壁欲看彗星,卻在日出前望到水平線上有一藍白色大星,一時間以為是彗星,及後才知其實與它緣慳一面,只是金星做了它的替身。此外,月球的記憶往往與中秋節連在一起,而01年10月某天凌晨的月全蝕則令我沒齒難忘,那夜我見到月球長時間呈暗紅色,既罕見又好看。
‧‧‧‧‧‧‧‧‧‧‧‧‧‧‧
觀星令我感到十分渺小,人也謙虛了,想到人的存在價值問題,曾自問:「一世人有幾多個十年?」所以我希望為世人做一些事情,利用自己對天文的興趣去幫助他人。我曾為不少機構義務講解星座童話故事和天文科學知識,讓聽者快樂,我也因此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