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破紀錄吸引逾五千人參加的「NIKE香港10公里挑戰賽2006」,昨日在天水圍濕地公園對開舉行期間,最少有43名男女健兒抽筋不適或跌倒受傷,其中五人需要送院接受治療,幸好均無大礙。有參賽者事後指意外比往年多,主要是因為天氣熱及空氣污染情況嚴重所致。
須不斷灌水喘氣
昨日的「NIKE香港10公里挑戰賽2006」已是第十屆,由香港業餘田徑總會與運動品牌「NIKE」公司合辦,並破紀錄吸引5,200人參加。賽事於早上8時開始,路線是由香港濕地公園對開,沿濕地公園路、天影路及洪天路來回一圈,全程平路,分男女青年、壯年組及先進組別。
其中本地三項鐵人選手李致和、藝人張國強及全港年紀最大的馬拉松發燒友葉明綸「葉伯」(84歲)亦有參加,結果李致和繼04年,再奪得大會最佳時間。
昨晨8時,天水圍的氣溫約攝氏26度,濕度高達90%,空氣污染指數52,屬於偏高。賽事開始後陸續有參賽者感到氣喘、抽筋不適或失足跌倒,部份人在中途停下休息,亦有人不斷灌水喘氣,顯得相當辛苦。最後有43人要向聖約翰救傷隊求助,即場接受急救,當中五名男選手需要戴上氧氣罩協助呼吸,事後需送院治理。
有參賽者事後表示,昨日的天氣翳熱,而且空氣污濁,令不少選手出現暈眩不適,即使有豐富經驗的參賽者,也跑得相當吃力。
潮濕天氣散熱難
有專家提醒市民,長跑或馬拉松是高消耗的運動,比賽前至少要經過六至八星期鍛煉,可於馬路或空氣較污濁的惡劣環境下作訓練測試。
另外,田徑總會行政總監姚素嫺估計昨日賽事多人感到不適,可能與潮濕天氣,影響運動員散熱有關。而北區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鍾展鴻亦說,長跑活動不宜在較熱天氣、濕度太高及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進行,因此運動員應時刻留意自己身體狀況及不時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