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嫁

待嫁

紅彤彤的鳳凰木在烈日高照中燃燒,雨後熱氣蒸騰,空氣瀰漫着一層白煙,踏過那地落紅,想起童年時,爸爸總愛拾起比較完整的木棉花送我,接過比小手還要大的火紅花冠,小心翼翼地放進小書包。回家珍而重之地把花兒放進收藏玩具的牛皮紙箱。某天,小孩隨心想要做花環,才驚覺木棉花紛紛出走了。媽媽說:「花到了凋零的時候,發霉發臭就得扔掉。」

盛放的美給我毀了,在這段不見天日的日子,不知木棉有多少怨恨?惜花的爸爸是罪魁禍首?把花兒幽禁的孩子是無心之失?重要的是媽媽教了孩子人生最費解難明的一課,在適當的時候學會放手,忘情棄愛不過是情勢所逼、人之常情。
關於放手的學問,無明確紀錄孩子是何時鬆開父母的手。記不起放手當下的心情是難過?彷徨?自由?雀躍?手既是甩開了,無必要再追根究底,且容我依戀昔日緊貼着父母掌心的溫度、濕度、紋理、脈搏。這一切一切是多麼血脈相連,那管掌紋命理能聯繫出甚麼頭緒來。

散文組亞軍(冠軍從缺)
作者:余詠思

家裏的餐桌變成老地方,當母親盛來半碗米飯,一陣熟悉的白霧縈繞,還有我慣用的藍邊白瓷米通碗,是尋常百姓家的食器,彷彿印記着中國遠古習以為常的家庭圓滿象徵。古代稱米通為「玲瓏」,《飲流齋說瓷》記載:「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鏤花,而兩面洞透者謂之玲瓏瓷。」米粒狀的扇扇小窗玲瓏剔透,那是母女倆的心事小窗,悄悄把多少人間味道一脈相承地世代相傳。
某天,媽媽買來整套典雅的歐洲骨瓷,說是我其中一件嫁妝,一陣黯然神傷襲來,擔心母親的手藝和種種人生哲學從此毀於一旦……無以為報,閒時以琉璃碗盛裝琥珀液,傾進芒果粒的時候,金光閃爍間發現了晶瑩的淚珠在眼角徘徊。簡簡單單給家人造好了夏夜的芒果布甸,就這樣分享一碗雲淡風輕、一份言不盡意的情感。
戀棧童年的無憂,「時地人事」都捨不得放手。正如我捨不得某年那朵掉落的木棉、捨不得多年老家烹調的味道。由熟悉通往陌生,即使你說別害怕轉變,因為轉變,才有突破,才有新的發現。道理顯淺不過,實踐卻滿途困阻。我要找尋勇氣,但勇氣何處來?

●得獎者找偶像李怡簽名。

蘋語

「浪漫而不濫情,抒情而不忘言事,這是散文的正途。」(主席評判董橋)

獨樂樂不若與眾同樂,早前《蘋果》副刊編輯部舉辦的徵文比賽,已公布得獎名單及進行頒獎。散文及小說組各三篇得獎作,將於此欄刊登,與你分享好文章。

明日預告

散文組亞軍《五元兩份》(冠軍從缺)
作者:彭潔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