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小市民成為地區急速發展的犧牲品。環保團體環保觸覺表示,荃灣區未來將有24幢臨海高樓大廈興建,等同在海岸線築起近一公里屏風牆,遮擋50%來自西南的海風,嚴重影響區內空氣流通,市中心72,000名居民日後將有如置身城市焗爐,健康大受影響。團體促請其中一個發展商九鐵顧及公眾,修改發展規模。 記者:盧文烈
即將在荃灣臨海地區興建的四個發展項目包括西鐵TW5、TW6、TW7以及市區重建局與信和合資的住宅項目,合共有22幢樓宇及2座酒店,樓宇高度由30層至52層不等。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昨表示,上述項目全屬高密度,以荃灣區海岸線1.65公里計算,這四個項目共阻擋了50%的海岸線,即等於阻擋了50%來自西南的海風,吹入市中心的海風定必大大減少,令空氣污染問題惡化。
批評政府包庇發展商
事實上,荃灣區近年相繼興建多幢摩天商廈,包括如心廣場、萬景峰及爵悅庭等,若連同這些高樓大廈,即等同在荃灣臨海區域豎起兩幅各長一公里的屏風牆。
荃灣區議員鄺國全說,荃灣區很多是6至7層高的舊式樓宇,遭新興建的40至50層高住宅重重包圍後,將形成屏風效應,擔心影響區內長者健康。他批評政府包庇發展商,容許他們不斷增加建築物高度及密度,有官商勾結之嫌。
規劃師吳永輝指發展商未有按照「空氣流通風向指引」進行發展規劃,促請政府批出發展大綱圖時,必須進行通風及景觀評估。譚凱邦則促請九鐵作為公營機構,應顧及公眾利益,降低三個發展項目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