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雷鼎鳴理財心得,恍如走進他的經濟學世界,由日常投資、退休大計,以至生兒育女,他都很自然地加入經濟學理論作解釋,但不要誤會這是沉悶乏味或深奧得難以令人明白,相反,原來從經濟學看理財,另有一番觀點和味道。
儲蓄──理財之始
講到理財哲學,雷鼎鳴先以教授的堅定語氣說:「理財要訣首先有經濟學基本知識,懂得分析,了解風險。其次,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胡亂相信市場消息。」他又說,理財含意因人而異,但總離不開金錢,要先有錢才有財可理。
無論任何年紀的人,雷鼎鳴認為儲蓄是理財的第一步,除了每月的退休金儲蓄供款,他定期亦會將部份現金撥作投資。
中資股──投資新貴
近期股市水漲船高,雷鼎鳴亦趁市好「勇一勇」,乘中資股旺買入中移動(941)及工商銀行(1398),但他笑言,自己不會炒股,更冇時間詳細研究每隻股票,所以只買大藍籌睇長線,其他二三線股一概不沾手,更不會相信所謂市場消息。
現時雷鼎鳴的股票組合中共有7至8隻股票,包括銀行股、地產股及洋行股,他之前很少投資中資股,但認為中國具增長潛力,而且公司質素不斷改善,現價仍然合理,雖然中線有波動風險,但相信長線增長潛力不俗。
兒女──退休保障
養兒防老是中國人傳統思想,對雷鼎鳴來說,生育也是理財一部份,兒女既是消費品,同時亦是投資工具。他認為,父母與子女間好像簽訂無形的家庭契約,是退休金以外的另一重保障。
雷鼎鳴指出,強積金成立至今,平均每年實質回報逾7厘,應足夠退休所需,但美國有研究指出,人一生中最後數個星期所用的醫療開支佔人生大半。人生最理想就是死前一刻能花盡所有積蓄,但生命長短非人所能預料,加上多項不明朗因素,兒女帶來的保障除了是年老時心靈慰藉,還可解決「退休金是否夠用?」、「若死得早剩下的錢如何處置?」等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