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外國股票可贖回ELI

衍生創富:外國股票可贖回ELI

近期市場上相繼推出了以外幣作結算,或以港股以外的股份為掛鈎對象的可贖回股票掛鈎投資(ELI)。外國股票或中國A股掛鈎的可贖回ELI,投資方式與傳統港股掛鈎者略有分別,尤其在接貨時,其交收方式更有機會帶來即時虧損的風險。
市場上的可贖回ELI,普遍以港股為掛鈎對象,到期時若要接貨,投資者仍可收回股票,待正股中、長線回升時才沽出,具一定程度的防守空間。然而,當掛鈎股份轉為港股以外的股票,其接貨時的交收方式不盡相同。

注意交收方式

以國內A股的可贖回ELI為例,由於中國境外個人投資者現時仍未能直接持有或買賣A股。如正股於到期時下跌,並大幅拋離行使價,投資者原本應要以股票形式接貨,但由於境外人士不能直接收取A股股票,發行商一般會將股份以到期日收市價作結算,並以現金方式發還餘額給投資者。
到期時以當時收市價結算並以現金交收,將導致投資金額有機會出現實際虧損,投資者並無持貨待股價中、長線回升的空間,這一點與港股掛鈎的可贖回ELI有所不同。
因此,在涉足港股以外的可贖回ELI時,應加倍留意到期時的交收方式。至於揀選可贖回ELI時,除了考慮股份前景外,亦應選擇預計到期時調整空間較細的股份,減低到期如需接貨,並以現金結算時的實際虧損。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