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的財富,近年高速增長,本港作為內地資金流向的橋頭堡,財富管理自然成為各銀行爭奪的業務。身兼星展財富管理總監的星展銀行(香港)行政總裁葉約德說,以區內財富增長速度計算,她期望星展的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業務,可按相應市場速度增長,每年盈利增長目標25至30%,複合年度計每3至3年半便可翻一番。
【本報訊】中國金融市場也是集團發展焦點,星展旗下星展資金管理,今年6月參股內地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的長盛基金管理33%權益。葉約德接受訪問時說,雙方合作計劃已陸續展開,包括透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渠道,以私人配售方式,推出一隻亞洲基金。日後當局正式批准基金公司,申辦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時,將由長盛提交QDII申請,星展則作為產品設計及支援。
另外,在監管規條容許下,也期望能夥拍長盛,透過星展內地分行或長盛銷售據點,在內地推出股票掛鈎票據(ELN)。
盼內地推股票掛鈎票據
星展在內地設有5家分行、1家支行及4家代辦處,世貿過渡後,內地金融市場年底開放,她說,星展要發展內地零售業務,便須申請本地註冊,具體安排則待營運細則公布;星展在內地的發展,將繼續以自然增長為主,但若有合適投資機會,也不排除研究。
曾經是金管局儲備管理部助理總裁,管理逾萬億元外滙儲備,又先後在外資大行主管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的葉約德,不諱言星展向她招手,是覬覦她在有關業務的經驗,配合當前亞洲市場優勢,希望協助星展進一步攻取區內財富管理業務。
開發產品配合區內投資
包括私人銀行在內地的財富管理業務,佔星展整體盈利比重不足3%,她說,私人銀行是佔有率很分散的市場,市場領導者瑞士銀行,全球佔有率為5至6%(亞洲約3至4%)。
星展是提供全面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各方面業務需要均衡發展,也各自有增長空間,因此她不會就未來財富管理攤佔集團盈利比重,作出預測。
她表示,星展財富管理業務,主要透過自然增長帶動,因有關領域並不容易進行收購,星展作為亞洲區銀行,她認為在產品服務開發上,更能配合區內投資機會,像中國銀行(3988)及招商銀行(3968)上市後,星展便立即推出有關股票掛鈎的衍生工具,以滿足未能抽到新股的投資者胃納。
不過,她認為未來業內一大挑戰是人才短缺,特別是私人銀行市場求才若渴,本港前線服務的人手流失率高逾兩成。
未來最大挑戰人才短缺
星展收購道亨之後,便撤銷在港上市的地位,葉約德說,暫時行方無意在港再上市,但星展香港在零售及企業銀行等多方面領域,都具有市場領導地位,中小企尤具優勢。
雖然該行明年將在內地有不少投資,但她強調,星展香港的成本對收入比率,一定會控制在理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