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赤化電訊盈科後的啓示

傳訊四圍炳:赤化電訊盈科後的啓示

電盈又見新消息,收購詳情曝光。這邊廂,梁伯韜財團終披露「背後男人」的身份,一如所料,與小小超的老爹超人有關,李嘉誠基金會是主要幕後資金來源;那邊廂,網通與西班牙電訊合組公司,成為電盈最大的單一股東。無論如何,不希望「由香港人管理的電盈出現變化」的網通,當日信誓旦旦的曉以民族大義,今天一轉頭就夥同「紅鬚綠眼」的歐洲電訊公司參與收購。這宗交易,具財技、政治、中港關係、金融監管、電訊法規、民族主義、家族倫理、爾虞我詐和企業誠信等等集於一身,足夠材料寫一份博士論文。

影響力減料交易順利

這宗收購最終能否成事,有待電訊管理局的開綠燈,關鍵在於政府如何理解李嘉誠基金會和梁伯韜與和記電訊之間的關係;若他們有關連的話,政府會介入調查這宗交易會否減少市場競爭,令成事與否多一個變數。
不過,電盈的市場地位今非昔比,無論是本地電話還是寬頻服務,雖仍處於市場領導,但已無力左右市場大局,據資料顯示,本港76%的住宅用戶已經有超過一間電訊公司供選擇,商業用戶選擇更多;若論到與和記電訊構成的潛在共謀危機,將來的電盈不會比目前的電盈大。畢竟,香港的電訊市場已全面開放,流動和固網可以互相競爭,一家公司的股權變化不會令大局改觀,看來因電訊監管問題而令交易告吹之機會不大。
有指由中央直接管轄的機構控制香港第一大電訊公司,會有竊聽和侵犯人權的危險,其實此議並不公平,香港的戰略價值也未必值得中央勞師動眾,網通高層都是些生意人,要向股東交待。
反而,這原因令中央不願電盈落入外人之手。無論如何,維持香港是個開放社會,輿論繼續發揮監察社會的功能,這種事情並不容易出現。

老牌電訊公司全面回歸

電盈由「染紅」到「赤化」,完成了這間老牌電訊公司由英資(殖民地年代)到港資(回歸後)再過渡至中資/中央控制(後回歸)的歷史發展軌跡,也見證了香港與中國融合的大方向。網通業務主要在北方,收購香港的電盈後成了發展南方的根據點之一,香港電訊業發展的下一波,將要從大中華的版圖說起。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