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Apple<br>強光空氣污染看不見流星雨

GreenApple
強光空氣污染看不見流星雨

近日是獅子座流星雨高峯期,但光害嚴重的本港市區,莫說是數十顆,就連幾顆流星也看不到,有人歸咎天公不作美,但觀星人士直指幕後黑手是空氣污染。有觀星愛好者坦言:「平日肉眼本來可以睇到天空上6,000粒星,但由於光害影響,只會睇到百幾粒較明亮嘅星,喺市區見到幾粒已算好!」

懸浮粒子散射光線

抬頭望到星星愈來愈渺茫,於本港北部地區觀星更已成為過去,觀星人士直指避光害要「愈避愈遠」。香港天文學會會長梁淦章大歎空氣污染影響觀星,「喺尖沙嘴畀你數到五粒星,你都算好彩!」昔日每到秋風起,一眾觀星者便十分雀躍,每當東北季候風來臨,天色特別好,是觀星最佳時機。
梁指,光害影響觀星不容置疑,但其實光污染取決於空氣污染,兩者「令天空變得灰濛濛,成為觀星人士嘅致命傷」。他解釋,懸浮粒子有散射能力,能將市區的光線散射於空中,空氣污染嚴重時,大量懸浮粒子飄浮,散射能力也愈強,影響範圍更廣,即使10多公里外的地方也會被照亮,如大嶼山北面,由於東涌及附近大型交通發展,空氣污染嚴重,懸浮粒子把光線散射,就連大嶼山南部的天空也變亮了。

觀星人士愈避愈遠

太空館助理館長蘇柱榮回憶,長洲以往是觀星人士聚腳點,抬頭可見壯觀的銀河,但隨着鄰近的青馬大橋及港島東南部發展,現只剩下「殘破」的銀河。他又指,遠至蒲台島,雖然光害影響不大,但由於有空氣污染,上空出現煙霞,影響觀星。
蘇又於香港大學、西貢萬宜水庫西壩及大嶼山南部的水口,用望遠鏡及攝影機拍攝沒有雲霧的夜空,結果發現,港大附近區域較萬宜水庫、水口等光亮16倍。由於市區太光,已不能再觀察近5,900顆較暗的星星,他說:「肉眼本來可以睇到6,000粒星,但由於光害影響,只剩番百幾粒較明亮嘅星」。
市區更是幾近「淪陷」,尖沙嘴、旺角等光害嚴重的區域,「只可能睇到一、兩粒星,即使靠太空館嘅望遠鏡,都只不過睇到月亮、木星同水星。」
記者:黃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