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鄭伊健在電影圈中最風光的日子,自然不能不提10年前的《古惑仔》系列,而他對上一部飾演古惑仔的電影,已是五年前的《九龍冰室》。今回鄭伊健「重操故業」,角色心態與《九龍冰室》中的九紋龍類似,兩者同樣渴望洗心革面,分別在於《天行者》中的葉秋不是選擇隱姓埋名,而是要以大慈善家的身份高調復出。
曾經作惡多端,入獄八年,深省後篤志積德行善,這心態不難理解。比較難理解的是,為何非要以高姿態行善?大張旗鼓上市集資可以助人,以無名氏身份捐款到慈善機構一樣可以助人,何以捨易行難?更弔詭的是,葉秋在向紅顏知己借錢濟世時,承諾會以雙倍金額奉還,試問辦慈善機構,哪來巨額利潤?集資上市,能獲足額認購才怪。股民不同追星族,把自己捧為大眾偶像,跟大眾願意追捧你的股票,是兩碼子事。
葉秋一方面慨歎世人不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一方面又好大喜功,被人懷疑另有所圖在所難免,麻煩可謂是自惹的──除非他的救濟方式異於常規,非得提高知名度才能行俠仗義。偏偏葉秋的行善手法平平無奇,不外乎派發紅封包、收購安老院。高調回歸的動機為何?難道就為了引發一場捕風捉影?片中的探員不明白,觀眾同樣摸不着頭腦。
不是說愛出風頭的人就不會真心行善,可葉秋卻是個為求導人向善,不惜冒生命危險的仁者。情操如此高尚,何以沽名釣譽?電影欲反諷現代人的勢利觀念深入骨髓,把不求名利之舉視為不可理喻,然而,電影提供不到一個有力例子。
阮世生擅長執導愛情輕喜劇,之前也拍過警匪片,但是除了《驚天動地》,作品皆帶有喜劇色彩,像《救薑刑警》、《神經俠女》。這回從軟性角度拍攝一部嚴肅的警匪片,概念不俗,弊在大橋不夠紮實。細部處理是出色的,節奏相當流暢,惟有些地方交代得過分含蓄,以至意思含糊。像雄哥(狄龍飾)和鬼仔(馮德倫飾)在酒樓中的一席話,是否說明當年謀害葉秋的正是雄哥?這,又是否導致葉秋對黑社會心死的主因?另外,在結局中葉秋右胸中槍,是否他部署人間蒸發的自導自演?
演技方面,鄭伊健十年如一日;葛民輝飾演的雜誌老總入木三分;馮德倫在《犀照》中演技嚇人,今回的角色設定好勇鬥狠、自以為是,非常適合由他來演。
撰文:阿童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