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睇女人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用電影睇女人 - 畢明(廣告腦作總監/影評人)

香港女人,日本女人,西班牙女人,點睇?用眼睇。
膚淺!我知,但人世間無論近代後天學識教養如果鍛造每個人的價值觀,先天原始本能加上有史以來傳統社會性別政治的結構性赤字,女人,仍是逃不出摔不掉Berger名震江湖的“Menlookatwomen.Womenwatchthemselvesbeinglookedat”的宿命。認命。不得不。連女人自己都用眼睇自己,所謂“menactandwomenappear”,死未?!
女人,總是definedby男人的目光,他人的目光,點解不definedby自己的內容?

眼睛,搜索、試探、甚至摸索。對,眼睛是有手的,還有鈎,用來牽扯和勾引,帶大家去想去的方向,偏偏有時方向感故障,不辨南北,東施會變西施,是眼睛惹的禍。鏡頭,是導演的眼,也是讓男女看官代入的眼,來看女人。不信?我清楚記得看《我的父親母親》時感覺到張藝謀用鏡頭輕摸章子怡,多麼有感情呀。
看《師奶唔易做》的那班香港女人:垃圾婆、賣菜婆、煮飯婆、湊仔妹,一眼望去,這鼎盛陣容,自我及公眾形象都……嘩,勁。每個人,都是要definedby身邊個男人的:失業、不忠、大男人和不負責任。都算。抑鬱不快,還要借、要透過跳肚皮舞才能釋放情緒,而跳舞就要男人御准、世俗批准才可跳。原來大家咁睇香港女人。我知,寫實嘛,師奶吖嘛。老老實實,寫實,包裝矣;師奶?簡直不夠寫實啦。你睇陳馮氏富珍姐,陳師奶佢全身的師奶味純正又濃烈,髮型紅唇造型,為港為國入世爭光,衝出國際,誠是香港師奶典範!今時今日,香港女性形象,應該是事業型師奶才夠代表性。(成個政府都係,政府又代表市民……)

但日本女人隻鑊更大。你睇《花樣奇緣》主角松子,一生就是坎坷苦命在太在乎男人的目光。先是父親怎樣看自己呢?弟弟又看不起自己。然後希望被自己的男人看成寶,可惜由標緻少女到變成肥師奶都遇人不淑,仍死而後已將就點被男人看成垃圾都殺,最緊要有男人望。你搖頭嘆息,她死心不息,至死。這日本女人傳承的正正是東洋傳統社會、文學/電影文化的女性苦無人道之形象,三千年不開花,三千年食白果,最後掉低句「原諒我生於這個世上」,而歿。空悲切。
最好做西班牙女人,《浮花》絕對是姊姊妹妹「睥」番個世界轉頭的甜蜜勝利。女人莊敬自強,高踭鞋低胸衫鮮紅手指甲萬歲!男人和世界眼光可以彈開。失業男仲要鹹濕想搞亂倫?殺!死不足惜。女主角不過是個師奶而已,做清潔女工,個女錯手殺死衰老竇,亞媽不哼一聲孭起罪孽孭起條屍孭起頭家,善後埋屍,肯定活得比你好。全片不是師奶就是亞嬸和亞「毛」,團結互助,搬屍搬雪櫃,一一自己嚟,順手了結化解兩家兩代恩怨情仇,貼心窩心。西班牙女人,一肩擔盡古今愁,型!
點睇女人?用電影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