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急症病人住院或須繳按金

非急症病人住院或須繳按金

【本報訊】審計署日前狠批醫院管理局追收欠款不力,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承認,目前醫管局追收費用機制不完善,正考慮向非急症入院病人,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收取按金,然後才提供治療。有病人權益組織擔心,低收入人士或會因未能繳付按金而不肯求醫。
周一嶽表示,當局正考慮不同方案,解決拖欠醫療費用的問題,其中包括按金制度。目前內地孕婦入院產子必須繳付按金,他期望有關制度可以延伸至全部非急症病人,屆時病人入院時或可使用信用卡和八達通等方式付款,又或在入院後一至兩天內繳付按金。

內地居民按金擬調高

至於拒絕向拖欠費用的內地產婦簽發子女出生證明或限制他們出入境的措施,他指可能違反《人權法》和《基本法》。消息透露,向本地居民收按金或有一定困難,但局方研究向欠數市民徵收行政費,即變相徵收罰款。至於內地居民的按金,則可能由目前兩萬元增至三萬八千至四萬元。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出目前本港居民申請醫療費用減免制度完善,「如100元1日(住院費用)都要走數,係唔可以容許嘅。」他建議病人登記入院時可先預繳一周入院費用加登記費、即800元,住滿一周後即預繳下一周費用,病人若最終住院不足一周可退還未到期的住院費用。
審計署日前發表報告指醫管局過去五年被病人拖欠逾3.2億元,當中七成來自非本港居民,包括旅客及內地孕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