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代文學巨匠、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巴金病逝近13個月之後,作協本周日終於選出他的接班人──年僅49歲的河北女作家鐵凝。
中國作協迄今只有三任主席,第一任是茅盾,從1949年第一屆一直做到他在1981年病逝。三年後,巴金接任,也做到去年辭世。港人讀過茅盾的《蝕》三部曲、《子夜》,讀過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隨想錄》,相信不在少數,但讀過鐵凝代表作《大浴女》、《麥秸垛》,恐怕屈指可數吧?
沒有巨人的中國文學
對於鐵凝成了巴金的接班人,有人美其名曰:中國文學界的「巨人時代結束了,平民時代到來了」。嗚呼!沒有巨人、沒有偉人的中國文學!
不少評論的焦點,都在鐵凝是中共中央候補委員的身份上,以此推斷中共將加強掌控作家。其實,鐵凝早在30歲時,即1987年就當選中共十三大代表,那時還是趙紫陽時代,根據她的小說《沒有鈕扣的紅襯衫》改編的電影《紅衣少女》,還是挺叫座的。
依據作協章程,作協是中共領導下的專業性團體,是其聯繫作家、文學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說白了,不管誰當主席,作協都是中共掌控作家的機器,它控制作家的手段主要有三:一是決定誰可以成為「專業」作家,由政府定期出糧;二是掌管全國大大小小的文學期刊,誰的作品能登不能登,作協有裁決權;三是舉辦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兒童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榮譽、獎金歸誰,作協說了算。
中國作協現有會員7,000多人(由中央財政支薪),地方作協有會員5萬多人(由地方財政支薪)。真正掌控作協這龐大機器運轉的,原來就不是茅盾、巴金,將來也不會是鐵凝,而是以前的黨組書記周揚、翟泰豐,現在的黨組書記金炳華。
黨組書記幕後話事人
在鐵凝還穿開襠褲的時候,金炳華已加入中共(1962年)。後來,他擔任過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和校長、上海市委宣傳部長,是不折不扣的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嫡系的「上海幫」骨幹,2000年升任正部級的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翌年更以沒有文學作品傳世當選中國作協副主席,幽了文壇一默。要垂簾聽政的話,讓鐵凝這樣的「黃毛丫頭」加冕,當然比讓自由派作家、前文化部長王蒙上台容易控制得多。
金炳華和鐵凝都是中共十六大主席團成員,這一金一鐵,將為內地作家鑄造何樣的金箍鐵銬?想想,都讓人脊背發冷。
[email protected]